双龙何夭峤,屹立竦毛发。
兴至一摊书,爱此松下月。
有时清梦中,风涛坐超忽。
双龙何夭峤,屹立竦毛发。
兴至一摊书,爱此松下月。
有时清梦中,风涛坐超忽。
这首诗描绘了双松屹立于山岭之上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松下月光的喜爱之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如“双龙何夭峤”以双龙喻双松,形象地展现了松树的高大与挺拔;“屹立竦毛发”则通过描写松树的直立和令人敬畏的姿态,进一步强调了其雄伟之美。
“兴至一摊书,爱此松下月”两句,表达了诗人因兴趣而阅读书籍,同时被松下的月色所吸引,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接下来,“有时清梦中,风涛坐超忽”则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脱现实、充满幻想的世界,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其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然。
震雷薄矣,胡蝇之营。弥江负淮,隩天险矣。
宁曰我尽臣度,肃恭威灵。宇宙混同,一方阻。
皇明建灵旗,下巨舳。震威而怀,靡事戕戮。
王师如翰,至则速。风漰雷磕,奄其覆。
哀哀逆俦,维喙乞降。欙车青盖,朝帝乡。
妖氛杀翳,旋披攮。膏痿腥䐿,德泽滂。
凯旋金声,奏洋洋。煇耀万国,俱向方。
三百年前茅屋歌,谁其继者茅斋铭。
杜陵忧世何其切,鹤山观物何其精。
两诗妙处均不朽,吾能合异融其真。
绮栊雕宇贮豪士,此岂有意矜吾民。
从来大庇天下手,乃在茅栋茨檐人。
请君观铭验吾德,复来歌义充吾仁。
庶几体用归一贯,二老可作当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