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书缚壮士,三载劳驱驰。
归来事愈繁,心绪如乱丝。
故人界溪北,天赋玉雪姿。
亭台寄游息,花竹供娱嬉。
嗜好异流俗,耕钓每自怡。
一别动经岁,夜梦或见之。
今朝获良觌,如解渴与饥。
张筵拂丝竹,妙舞双吴姬。
座中尽嘉客,梧竹标相辉。
酒酣置笔砚,分韵令作诗。
嗟我尘俗状,清事久不为。
诗从何处生,枯肠费思维。
督促星火急,强歌纪岁时。
自惭鄙拙句,亦联珠玑词。
明朝便陈迹,分违各东西。
此欢恐难再,后会当何期。
簿书缚壮士,三载劳驱驰。
归来事愈繁,心绪如乱丝。
故人界溪北,天赋玉雪姿。
亭台寄游息,花竹供娱嬉。
嗜好异流俗,耕钓每自怡。
一别动经岁,夜梦或见之。
今朝获良觌,如解渴与饥。
张筵拂丝竹,妙舞双吴姬。
座中尽嘉客,梧竹标相辉。
酒酣置笔砚,分韵令作诗。
嗟我尘俗状,清事久不为。
诗从何处生,枯肠费思维。
督促星火急,强歌纪岁时。
自惭鄙拙句,亦联珠玑词。
明朝便陈迹,分违各东西。
此欢恐难再,后会当何期。
这首元代诗人杨祖成的《玉山佳处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分韵得惟字》描绘了诗人归隐后在友人玉山之畔的闲适生活,以及与友人相聚饮酒赋诗的欢乐场景。
首句“簿书缚壮士,三载劳驱驰”,诗人以“壮士”自喻,表达了长期被官场文书束缚、劳碌奔波的疲惫感。接着“归来事愈繁,心绪如乱丝”,虽然归隐,但事务纷繁,心情如同乱麻般复杂。
转折点在于遇见了“故人界溪北,天赋玉雪姿”的好友,这位好友不仅外貌出众,性格也与众不同,喜爱耕田垂钓,自得其乐。诗人通过“亭台寄游息,花竹供娱嬉”、“嗜好异流俗,耕钓每自怡”等描述,展现了友人生活的闲适与高雅。
“一别动经岁,夜梦或见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今朝获良觌,如解渴与饥”则描绘了重逢时的喜悦和满足感。
接下来的聚会场景更加生动,诗人邀请友人在亭台间设宴,妙舞双姬助兴,座中宾客皆是佳人,梧竹相映,气氛热烈。酒酣之际,诗人提议分韵作诗,虽自称“尘俗状,清事久不为”,但在友人的鼓励下,仍勉强作诗,虽感自己文辞拙劣,却也乐在其中。
最后,“明朝便陈迹,分违各东西。此欢恐难再,后会当何期”,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离别的不舍,预感未来再次相聚的不易。
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了归隐生活中的友情、相聚的欢乐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河南灵地,信从生俊杰,皆由天佑。
见说簪缨称世袭,复是青毡还旧。
学海渊源,笔端锋镝,未逊谁居右。
使台暂赞,直须黄阁环召。
欣遇初度良辰,中元节过,九日方称寿。
好看莱衣□舞处,尽羡一门三秀。
名过河东,迭居宰职,复见韦平胄。
祝君遐算,南山松柏长茂。
我本耕田夫,识字略可数。
谁令半窗灯,夺此一犁雨。
明经为青紫,无乃以书贾。
晚知事大谬,于学竟何补。
归来抱遗经,颇欲窥门户。
忍饥堪丹铅,环坐书作堵。
时或跻唐虞,身亲到邹鲁。
吾方忘吾贫,三径蓬藋拄。
独惭鹤山翁,健笔照衡宇。
赤手盘蛟蛇,今已泉下土。
连云甲第多,未必快此睹。
乃知痴书人,差胜守钱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