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弄丝来,惊多去复回。
沙头晚风起,波上夕阳开。
自小弄丝来,惊多去复回。
沙头晚风起,波上夕阳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儿童从小就开始与蚕丝打交道,经历许多起起落落的场景。"自小弄丝来,惊多去复回",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儿童在养蚕过程中对丝的变化感到惊奇,丝的生长和消失循环往复,充满了童趣和生活的自然节奏。
后两句"沙头晚风起,波上夕阳开"则转向了外部环境的描绘,晚风吹过沙洲,水面泛起涟漪,而夕阳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形成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渔人垂钓时的自然景色,也暗含着诗人对生活恬淡宁静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钓鱼》通过儿童与丝的互动以及渔人垂钓的场景,寓言般地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和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淡泊心境的审美情趣。
晴暾上疏林,石径铺松影。
挽衣涉寒涧,扪萝过重岭。
闲花袅幽妍,冶叶发青炯。
欲访隐者居,鸡声出烟暝。
俗士心胸塞,高人眼目醒。
罗浮夜半日,南极海中星。
观心无别法,问梦有前人。
夜或长于夜,身还外此身。
万种由心造,千灵并我生。
病中闻蚁斗,悟处喜驴鸣。
天因断鳌立,人共裸虫生。
积气元无物,含灵总有情。
坏衲归杜窖,还舟上玉天。
莫疑佛富贵,不信鬼神仙。
功名祇可笑,时命偶相当。
鸡豕能为帝,蚍蜉亦有王。
色界真魔界,仙乡半醉乡。
错寻醒酒石,痴觅返魂香。
生白灵观妙,飞玄隐韵奇。
不嫌崇有论,却爱步虚词。
叱诃郑玄日,挦扯义山时。
谁信冢中易,人疑昆里诗。
檐夫通笔意,海客悟琴心。
禅法空中得,书生纸上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