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斋诗为刘知录作》
《至斋诗为刘知录作》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酒边琴外蕣华明,栗里幽人远念生。

一寸光阴知有限,百年心事恐无成。

追随春服攀高驾,指点雩童问去程。

篑土未升泉有达,高深那得便忘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ìzhāishīwèiliúzhīzuò
sòng / xiàngānshì

jiǔbiānqínwàishùnhuámíngyōurényuǎnniànshēng

cùnguāngyīnzhīyǒuxiànbǎiniánxīnshìkǒngchéng

zhuīsuíchūnpāngāojiàzhǐdiǎntóngwènchéng

kuìwèishēngquányǒugāoshēngèngwàngqíng

翻译
在饮酒弹琴的时光中,晚春的花朵显得格外明亮,僻静的乡间隐士心中思绪飘远。
深知每一分每一秒都有限,一生的梦想恐怕难以实现。
我身着春装跟随春意登高,询问引导孩童前往何处的路途。
即使只有一筐泥土尚未堆成高山,对于高远的追求怎能轻易放弃情感投入?
注释
蕣华:晚春的木槿花,象征美好短暂的时光。
栗里:指隐居的地方,如陶渊明的‘栗里先生’。
光阴:时间,这里指生命的流逝。
心事:心中的愿望或计划。
春服:春天的衣服,常用来象征顺应时节。
雩童:古代负责求雨的儿童。
篑土:一筐泥土,比喻微小的基础。
泉有达:泉水可以汇成江河,比喻事物的发展。
高深:深远的目标或境界。
忘情:忘记情感投入,此处指放弃追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至斋诗为刘知录作》。诗中,诗人以饮酒抚琴的场景起兴,描述了自己在静谧的栗里(可能指隐居之地)对远方友人刘知录的深深思念。他感慨时光匆匆,意识到人生短暂,一寸光阴显得尤为宝贵,而自己的心愿恐怕难以实现。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美好向往,想象自己穿着春服登高远行,同时也向儿童询问前往刘知录处的道路。最后两句,诗人以土筐中的泥土虽微,但只要不断积累,终能通达深渊的哲理,暗示即使面对高深莫测的人生,也不应轻易放弃情感的投入。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晚秋杂兴三首·其三

玉泉西去翠微宫,碧瓦丹楼极望中。

连骑每从三市出,题名时在五陵东。

金茎夜饮仙人露,银汉秋高少女风。

回首欲陈阊阖迥,升平今已属群公。

(0)

题南陵山房

碧山初筑涧之滨,选石疏池位置新。

坐守庚申偕道士,桥名丁卯续诗人。

情深只托支颐笏,时㨾争传垫角巾。

纵是渔师鱼不卖,暇从秋浦戏垂纶。

(0)

出姚江

地迥句馀客路纷,半晴秋色一江分。

雨中黄叶移江树,天外青峰失暮云。

流水无情人远去,长空不尽雁初闻。

自怜白发犹为旅,丰草凭谁领鹿群。

(0)

松江冯咸甫进士投诗见访短律奉赠

云间二陆说能文,屈指诸冯又见君。

赋就两都占气象,书开万卷破纷纭。

登龙价为游燕重,纫佩香疑自楚分。

更有华篇堪述祖,先朝遗直至今闻。

(0)

冯南江侍御赴雷阳赠别

得遂生还雨露宽,不堪憔悴复南迁。

持将白日浮云意,行尽黄茅瘴海边。

心壮此时岐路别,名高终古斗霄悬。

谁嗟越绝音书滞,正忆雷阳召寇年。

(0)

移橘植后圃

小圃松篁野兴长,更移疏橘助幽芳。

欲栽豫恳为藩地,已植仍披种树方。

影近石坛思倚月,枝低茅屋畏逢霜。

多情却抱他年虑,定否傍人比召棠。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