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涛声涌渡头,寒江漠漠楚天秋。
可怜两岸萧条柳,似为行人绾去舟。
一派涛声涌渡头,寒江漠漠楚天秋。
可怜两岸萧条柳,似为行人绾去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江边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深刻情感联系。
首句“一派涛声涌渡头”,开篇即以涛声起兴,生动地勾勒出江面波涛汹涌的动态画面,仿佛能听到水浪拍打岸边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
“寒江漠漠楚天秋”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寂与季节的变换。寒江之上,烟波浩渺,与远处的楚天相接,一片辽阔而苍茫的景象。秋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给人以深深的感慨和思考。
“可怜两岸萧条柳,似为行人绾去舟。”这两句诗将视线转向江岸,描绘了两岸柳树的萧瑟景象。柳树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孤寂,仿佛它们正为过客们编织着离别的舟船,暗示着别离的哀愁与不舍。这里的“绾”字用得极妙,不仅形象地表现了柳枝随风摇曳的情态,也暗含了对离别之情的深切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幅充满诗意的江边离别图景。通过涛声、寒江、秋色以及萧条的柳树,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壮美又略带忧伤的意境,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深情感。
长安车马地,此院闭松声。
新罢九天讲,旧曾诸岳行。
能诗因作偈,好客岂关名。
约我中秋夜,同来看月明。
松柏乱岩口,山西微径通。
天开一峰见,宫阙生虚空。
正殿倚霞壁,千楼标石丛。
夜来猿鸟静,钟梵响云中。
岑翠映湖月,泉声乱溪风。
心超诸境外,了与悬解同。
明发唯改视,朝日长崖东。
湖色浓荡漾,海光渐曈朦。
葛仙迹尚在,许氏道犹崇。
独往古来事,幽怀期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