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遇十二首·其十》
《感遇十二首·其十》全文
唐 / 张九龄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汉上有游女,求思安可得。

袖中一札书,欲寄双飞翼。

冥冥愁不见,耿耿徒缄忆。

紫兰秀空蹊,皓露夺幽色。

馨香岁欲晚,感叹情何极。

白云在南山,日暮长太息。

(0)
注释
汉上有游女:汉水之上有位游走的女子。
求思:寻求、思念。
安可得:如何能够得到。
袖中:衣袖之中。
一札书:一封书信。
欲寄:想要寄送。
双飞翼:比喻快速传递信息的媒介,如鸟儿的双翅。
冥冥:形容天色昏暗。
愁不见:忧虑无法看见。
耿耿:形容心中忧虑不安的样子。
徒缄忆:只能默默地把思念封存在心中。
紫兰:紫色的兰花。
秀:秀丽、盛开。
空蹊:空寂的小路。
皓露:晶莹的露珠。
夺幽色:夺取了兰花原本幽深的颜色。
馨香:花香。
岁欲晚:年岁将近尾声。
感叹:感慨、叹息。
情何极:情感无尽、难以穷尽。
白云在南山:白云飘浮在南山之上。
日暮:傍晚、黄昏。
长太息:深深地、长久地叹息。
翻译
汉水之滨有位美丽的女子,我思念她却无法得到。
怀中藏着一封书信,想要借双飞的翅膀寄给她。
因天色昏暗而忧愁难见她的身影,只能独自默默封存这份回忆。
紫色的兰花盛开在空寂的小径,晶莹的露珠夺走了它幽深的颜色。
花香飘散,年岁已近晚,心中感慨无尽。
白云悠悠飘荡在南山之巅,日暮时分,我长长地叹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女在汉水之上,心中充满了对思念之人的渴望与追求。她手中的书信,是她想要通过两只飞翼传达的深情。然而,这份思念仿佛无边无际,却又难以触及,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缠绕。

诗中使用了“冥冥”和“耿耿”来形容心中的愁绪和对往事的回忆,表现出游女内心的深沉与复杂。紫兰在空气中散发着清幽的香气,白露则夺走了它本应有的色彩,这些意象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

“馨香岁欲晚”一句,则点出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浓烈。诗人通过游女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难以长存的情感体验。而最后,白云在南山之上,日暮时分的长叹,更显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与无尽的哀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明的意象构建,展现了游女深沉复杂的心境,以及她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渴望。

作者介绍
张九龄

张九龄
朝代:唐   字:子寿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生辰:678-740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猜你喜欢

送尚辞

浮图之子,履道为贵。天兮地兮,何泰何否。

动无饰非,静还雕伪。辞也云行,后生可畏。

(0)

颂一百则·其一

圣谛廓然,何当辨的。对朕者谁,还云不识。

因兹暗渡江,岂免生深棘。

阖国人追不再来,千古万古空相忆。

休相忆,清风匝地有何极。

(0)

颂一百则·其二十九

祖佛从来不为人,衲僧今古竞头走。

明镜当台列象殊,一一面南看北斗。

斗柄垂,无处讨。拈得鼻孔失却口。

(0)

送僧之石梁

万卉流芳,不知春力。岩畔涧下,蹙红皱碧。

乘兴复谁同,孤踪远雠敌。

君不见五百圣者道雄机,灵峰晦盲深无极。

寒山老,寒山老,随沉迹,迢迢此去须寻觅。

花落花开独望时,记取白云抱幽石。

(0)

送显冲禅者之霅上觐兄著作

选佛选官应在我,难兄难弟不唯他。

汀花岸草芳菲日,远远清风争奈何。

(0)

春晴野步

乘兴携多士,迟迟傍水濆。

春山不在目,啼鸟共谁闻。

片石寒笼藓,残花冷衬云。

只应融老辈,庵际境犹分。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