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图之子,履道为贵。天兮地兮,何泰何否。
动无饰非,静还雕伪。辞也云行,后生可畏。
浮图之子,履道为贵。天兮地兮,何泰何否。
动无饰非,静还雕伪。辞也云行,后生可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重显所作的《送尚辞》。诗中以"浮图之子"(佛教徒)自比,强调修行者应重视遵循佛法之道,视道德为最高价值。"履道为贵"表达了对道德实践的重视,认为行动应真实无伪,不论是动态还是静态都应保持真诚。
"天兮地兮,何泰何否"运用天地象征,暗示人生的起伏不定,表达对世事无常的理解。"动无饰非,静还雕伪"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虚假做作的批判,主张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保持真实的自我。
"辞也云行"可能是指言语举止如行云流水般自然,不矫揉造作。最后"后生可畏"是对年轻一代寄予的期望,认为年轻人有潜力和可能性,值得敬畏。
整首诗寓含深刻的禅意,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后辈的期许。
当年尚父,一个便兴周。今十倍,更何忧。
冲融道貌丹为脸,扶疏漆发黑盈头。
世方知,非熊老,聚吾州。
有智略、可从兹日用,有志愿、可从兹日酬。
天付我,怎教休。
琼浆且共飞千斛,蟠桃应得见三偷。
谅吾皇,恢复后,尽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