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洞前秋如霰,华阳洞里光走电。
闻道寒云深复深,石壁一窍细如线。
吾来大叫石壁开,绿眼仙人夜相见。
留之三日不出门,咽尽桃花千万片。
华阳洞前秋如霰,华阳洞里光走电。
闻道寒云深复深,石壁一窍细如线。
吾来大叫石壁开,绿眼仙人夜相见。
留之三日不出门,咽尽桃花千万片。
这首诗描绘了华阳洞的神秘与壮丽,以及诗人对这一自然奇观的深切感受。首句“华阳洞前秋如霰”,以秋天的细雨比喻洞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华阳洞里光走电”一句,通过闪电的比喻,展现了洞内光线的强烈与快速变化,暗示洞内环境的奇特和不可预测性。
“闻道寒云深复深,石壁一窍细如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华阳洞的深度与狭窄,寒云象征着洞内的阴冷与幽深,而“石壁一窍细如线”则形象地表现了洞穴入口的细小与险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接下来,“吾来大叫石壁开”一句,诗人以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挑战,同时也预示了洞内可能隐藏的奇迹。随后,“绿眼仙人夜相见”一句,运用神话色彩,想象与仙人的邂逅,增添了诗歌的浪漫与神秘感。
最后,“留之三日不出门,咽尽桃花千万片”两句,描述了诗人因被洞内美景所吸引,不愿离去的情景。他不仅长时间驻足,甚至将桃花视为珍馐,饱食之后,仿佛将整个春天都收入囊中,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极度热爱与沉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魅力的华阳洞世界,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诗人的独特情感体验。
行人雨霁金陵去,萧寺钟声又远听。
五月潮声方汹涌,六朝文物已凋零。
春风玉树留歌韵,暮日青山立画屏。
干古兴亡堪一笑,买花载酒赏心亭。
世巧吾所后,玄金起尘泥。
华芝鼓神炉,至宝惊海蜺。
平飞剑飞铓,醉舞河汉低。
歌翻玉壶冰,男折珊瑚枝。
古士日以迈,人今孰如兹。
王夷麈毛轻,葛亮空羽资。
表世各有尚,陶仙乃吾师。
我携白云中,鸾鹤为我飞。
高举轶虚旷,凌霞扣天扉。
一笑竹化龙,空随长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