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烛更阑话未休,俄成悲怅向虔州。
心争短晷常疑佛,力尽危条可耐秋。
哀尔积思何太苦,念予住世倏如浮。
推诚济物天须惜,岂有斯人不暂留。
剪烛更阑话未休,俄成悲怅向虔州。
心争短晷常疑佛,力尽危条可耐秋。
哀尔积思何太苦,念予住世倏如浮。
推诚济物天须惜,岂有斯人不暂留。
此诗《友人席次闻杨维节白下讣悼之》由明代诗人凌义渠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悼念与感慨。
首句“剪烛更阑话未休”,描绘了深夜时分,朋友围坐一室,烛光摇曳,话语绵绵不绝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接着,“俄成悲怅向虔州”,转而表达得知友人离世的消息后,内心的悲痛与怅然若失,将情感推向高潮。
“心争短晷常疑佛”一句,诗人以“短晷”比喻短暂的生命,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佛教轮回思想的探讨。“力尽危条可耐秋”,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暗示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要坚强面对。
“哀尔积思何太苦,念予住世倏如浮”,这两句直接抒发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与同情,同时也反思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感叹人生如浮萍般短暂,充满了无常与无奈。
最后一句“推诚济物天须惜,岂有斯人不暂留”,表达了对逝者品德与贡献的肯定,以及对上天不应轻易夺走这样优秀人物的期盼,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生命、道德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
白莲远公社,不能致渊明。
雷峰峰下庵,乃复浪此名。
野客当暑来,喜甚荷风生。
柳渚睇窈窕,竹房步纡萦。
西轩正虚寂,一镜湖光平。
小饮试谈噱,高吟发幽清。
两士幕府彦,主人芸阁英。
我虽漫浪者,颇复同胜情。
六合自今古,百年各经营。
悠然一笑粲,急雨催诗成。
鼎食味苦浓,藿食味苦淡。
同生不同嗜,羊枣与昌歜。
孰能游其间,进退两无憾。
尚书古仙伯,雅尚本真澹。
禁涂履星辰,讲厦席毡毯。
将升閒槐棘,忽去乱葭菼。
太清奉虚皇,奎壁手可揽。
举以华其归,光耀极铅椠。
向来功名人,勇进忘坎窞。
听诵归来辞,掩耳谢不敢。
宁知达士胸,万牛眇难撼。
清风满后车,一洗世氛黕。
祖帐将军园,寒枝红缀糁。
公归宁久阔,别意不成惨。
金华访旧学,和羹待醯醓。
政恐牧笛清,终换街鼓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