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食味苦浓,藿食味苦淡。
同生不同嗜,羊枣与昌歜。
孰能游其间,进退两无憾。
尚书古仙伯,雅尚本真澹。
禁涂履星辰,讲厦席毡毯。
将升閒槐棘,忽去乱葭菼。
太清奉虚皇,奎壁手可揽。
举以华其归,光耀极铅椠。
向来功名人,勇进忘坎窞。
听诵归来辞,掩耳谢不敢。
宁知达士胸,万牛眇难撼。
清风满后车,一洗世氛黕。
祖帐将军园,寒枝红缀糁。
公归宁久阔,别意不成惨。
金华访旧学,和羹待醯醓。
政恐牧笛清,终换街鼓紞。
鼎食味苦浓,藿食味苦淡。
同生不同嗜,羊枣与昌歜。
孰能游其间,进退两无憾。
尚书古仙伯,雅尚本真澹。
禁涂履星辰,讲厦席毡毯。
将升閒槐棘,忽去乱葭菼。
太清奉虚皇,奎壁手可揽。
举以华其归,光耀极铅椠。
向来功名人,勇进忘坎窞。
听诵归来辞,掩耳谢不敢。
宁知达士胸,万牛眇难撼。
清风满后车,一洗世氛黕。
祖帐将军园,寒枝红缀糁。
公归宁久阔,别意不成惨。
金华访旧学,和羹待醯醓。
政恐牧笛清,终换街鼓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吕祖谦创作的,体现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中通过对味道的描述,如“鼎食味苦浓”、“藿食味苦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隐含了人与人之间差异性和选择不同事物的主题。
“孰能游其间,进退两无憾。”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界中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心境。这里的“孰能”相当于现在的“谁能”,强调了这种状态的难得和珍贵。
接着,“尚书古仙伯,雅尚本真澹。”则是对古代圣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古典文化的尊崇和向往。这里的“尚书”指的是《尚书》,即《书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文献。
在后续部分,“禁涂履星辰,讲厦席毡毯。”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通晓天地之美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和宇宙的描述,表达了自己追求真理和高洁情操的愿望。
“太清奉虚皇,奎壁手可揽。”则是对道教中太上老君的一种崇拜,表现了诗人对于神秘世界的向往和敬仰。这里的“太清”、“虚皇”都是指代天界或道教中的高级神仙。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文化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心灵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