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月十五日微雪三叠尖叉韵二首·其一》
《十二月十五日微雪三叠尖叉韵二首·其一》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无数春虫堕影纤,睡馀微觉晓寒严。

飞花陌上垂垂老,去燕巢端昔昔盐。

天送珠尘入诗卷,风持冰箸插堂檐。

门前未便深三尺,才拂墙阴石笏尖。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冬日微雪的静谧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

首句“无数春虫堕影纤”,以“春虫”为引子,暗示季节更迭,虽是冬日,却仍能感受到生命的痕迹,通过“堕影纤”描绘出虫影在雪地上的细小与轻盈,展现出冬日特有的静美。

“睡馀微觉晓寒严”一句,将人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通过“睡馀”和“晓寒严”的对比,表现了从梦中醒来时对寒冷的敏感感知,同时也暗示了一种由夜归昼的过渡感。

“飞花陌上垂垂老,去燕巢端昔昔盐”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飞花”与“去燕”赋予生命情感,前者象征着冬日的凋零,后者则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两者共同构成了岁月流逝的意象。

“天送珠尘入诗卷,风持冰箸插堂檐”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情景,以“珠尘”形容雪花的晶莹剔透,以“冰箸”比喻其形状,通过“天送”和“风持”展现了雪花的动态美,同时将自然现象融入诗歌创作中,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艺术感悟。

“门前未便深三尺,才拂墙阴石笏尖”最后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冬日雪景的深度和层次感,门前积雪未深,仅至石笏尖处,既表现了雪景的美丽,也暗示了时间的短暂,让人感受到冬日的短暂与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微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季节变换的美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次韵杂诗二首·其二

朝游东门曲,坏道荆棘存。

累累者谁冢,举觞酹其魂。

死无落魄名,生有呫喋言。

所以荷蓧翁,临流漱潺湲。

遗簪隐世德,忍垢躬灌园。

岂忘轻肥念,苟得诚少恩。

采采松上花,饥来助吾餐。

(0)

周文矩勘书图

宫槐阴合玉堂清,书叶翻香入细听。

内苑近来游宴少,太平天子要传经。

(0)

仪真馆中杂题五首·其三

花落深庭日正长,蜂何撩乱蝶何忙。

匡床不下凝尘满,消尽年光一炷香。

(0)

阳春怨二首·其二

芳草萋萋春又青,阶前院后唤愁生。

隔墙飞花带莺声,都因无情却有情。

强饮不醉愁难醒,欲睡不著梦难成。

一帘斜日堆绿英,春风澹沲江无声。

杨花茫茫扬子城,总是天涯流落情。

夜来说杀梁间燕,一世春愁在此行。

(0)

忆宝刀歌

生平知己压腕刀,借交报仇燕南豪。

一从濠梁成隔绝,枭獍触忤狐狸嗥。

夜夜斗牛多异气,玉虹萦天光烛地。

几回梦里飞入手,痛惜当年都废弃。

近来馆下遇家贼,空拳无奈徒忿激。

撼床一夜宝刀鸣,黑风卷地吹霹雳。

只今使节犹未回,祇应玉琫生青苔。

何时磊落却在手,为我讨贼除氛埃。

(0)

幽思六首·其三

濯缨厌世尘,入海求夜光。

贝阙涵珠宫,异色森绮芒。

采采满怀袖,驾龙登扶桑。

赤乌惊上天,火曜舒乾阳。

回视乃瓦砾,自愧空奔忙。

书生莫谩愚,敝帚安足藏。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