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三首·其二》
《山居三首·其二》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孤猿瘦鹤冷相看,百衲三衣任岁寒。

未拟将心求别佛,曾因拨草见幽兰。

谁为虚谷呼能应,自许无弦密可弹。

若谓本来无一物,知公亲被祖师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居山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孤猿瘦鹤冷相看”,以孤猿和瘦鹤作为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独的氛围,暗示诗人身处山中,与世隔绝,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接着,“百衲三衣任岁寒”一句,通过描述穿着补丁衣服的简朴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在严冬中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

“未拟将心求别佛,曾因拨草见幽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理解与实践。他并未试图通过心灵追求来达到某种超脱,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拨开杂草见到兰花,体悟到自然之美与内在的宁静,这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谁为虚谷呼能应,自许无弦密可弹”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自我认知与艺术修养。他似乎在说,只有自己才能理解那空旷山谷的呼唤,而他的心灵如同无弦之琴,能够演奏出深邃而微妙的乐章。这不仅体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也暗含着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渴望。

最后,“若谓本来无一物,知公亲被祖师谩”一句,是对前文思想的总结与反思。诗人似乎在质疑那些认为世间万物皆为空无的观点,认为这样的说法只是对前辈的误解或曲解。这表明了诗人对于真理的独立思考与坚持,以及对传统智慧的批判性接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又蕴含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智慧的反思与创新。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终慕卷四章

北风自北,吹我裳衣。添我裳衣,我心则悲。

我心则悲,宁或之知。于彼树矣,北风吹之。

北风北风,孰知我哀。北风自北,吹我衣裳。

添我衣裳,我心则皇。我心则皇,宁或之将。

露风凉凉,雨雪雱雱。朗天清霜,于以侑伤。

北风自北,其声晰晰。凄我庭除,鸣我金铁。

泠我萱草,搅我胸臆。其搅维何,捲我书籍。

其籍维何,父也手泽。昊天昊天,曷其有极。

北风自北,其声渊渊。乃心凄矣,感此杯圈。

匪杯圈则悲,母氏之故。维母氏之故,怯此霜露。

履此霜露,靡泣靡诉。昊天昊天,有此霜露。

(0)

达摩石

孤石撑云起,万山龙虎踞。

天地一浮杯,自来还自去。

(0)

借山亭

借山学士圣能诗,滚滚波涛入妙词。

花外蝶魂迷客主,苑边蛙吹杂官私。

流云去宿青溪曲,过鸟来依碧树枝。

假许何曾输郑壁,对渠清赏莫停卮。

(0)

琪树

淇树生玄圃,枝叶何蒙茸。

一鸟巢其颠,修翰弄春风。

一鸟飞且鸣,清音协丝桐。

栖迟偶相值,何心竞雌雄。

天明各分飞,冥冥任西东。

(0)

丙午九月十二日新定仰辰台同周自正郑孔新谢振卿扳跻登望浩歌而归

仰辰台上仰辰游,一曲歌声彻九州。

感得圣恩深似海,外臣早许作巢由。

(0)

寿杨阁老邃庵

黑发勋名在四方,于今七十鬓犹苍。

仙衔已属丹台籍,乐事先开绿野堂。

琼露几茎分汉掌,玉桃千叶近□光。

□□□并南飞□,暂奏仙人鸾鹤旁。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