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梢青·其一秋日感兴》
《柳梢青·其一秋日感兴》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词  词牌: 柳梢青

烟淡波平,蓬松岸蓼,红浅红深。

满院西风,连宵良月,几处清砧。区区宦海浮沉。

幸隐去、将酬素心。两鬓吴霜,一屏秦梦,谁是知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情怀。

"烟淡波平,蓬松岸蓼,红浅红深" 一句中,“烟”指的是轻柔的水汽或云雾,它们在空气中飘散,使得远处的景物显得朦胧迷离。这里“波平”表明湖面平静无波,而“蓬松岸蓼”则形容岸边蓬草和蓼花生长茂密,“红浅红深”则是对水中的荷叶或落叶的描绘,通过不同的色泽来表现景物的层次感。

"满院西风,连宵良月,几处清砧" 这一句里,“满院西风”表达了秋天凉爽的微风吹拂过庭院,“连宵良月”则是对夜晚明亮月光的描写,它延续了前面的静谧氛围。“几处清砧”可能指的是远处传来的敲打石头的声音,增加了一种远方的宁静感。

"区区宦海浮沉。幸隐去、将酬素心" 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反思,“区区宦海”比喻官场的复杂和变幻,“浮沉”则象征着个人在仕途上的起伏不定。“幸隐去”表达了诗人希望能脱离这纷扰世俗的心愿,而“将酬素心”则是对纯净本心的一种渴望。

"两鬓吴霜,一屏秦梦,谁是知音" 这句中,“两鬓吴霜”形容头发因年迈而斑白,如同古代的吴地(今江苏、上海一带)秋天的霜雪。“一屏秦梦”则可能指的是诗人对历史的怀念,或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谁是知音”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流露出诗人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心境。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双节方洲张公二姬

缟素沈沈抱所天,死心已在剪刀前。

主家楼上孤灯泪,同洒秋风四十年。

(0)

补瓢·其二

一席茅庵百衲身,山高无日照窗尘。

雪松挺翠能禁冷,霜叶堆红岂是春。

瓦罐汲泉便北并,木盘分米赠西邻。

补瓢留得青蚨在,自笑痴心也济贫。

(0)

春日·其一

扫地心已净,读书门懒开。

碧桃花落尽,犹未觉春来。

(0)

春日寄柬赵仲光沈自诚二友

二月湖州动客心,青山粉堞带春阴。

溪溪渔屋桃花静,面面歌楼柳色深。

西府门闲鸥自到,东林酒熟客谁斟。

风流二妙如相问,为道清吟瘦不禁。

(0)

宿吕城

吕城街里听鸡鸣,岂料三年在上京。

风雨凄凄今又听,旧时双耳旧鸡声。

(0)

送延庆讲师

萧然山下寺,讲席称清才。

路对湖中入,门依树里开。

老夫莼兴动,霜降橘书来。

珍重矶头石,留予一片苔。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