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淡波平,蓬松岸蓼,红浅红深。
满院西风,连宵良月,几处清砧。区区宦海浮沉。
幸隐去、将酬素心。两鬓吴霜,一屏秦梦,谁是知音。
烟淡波平,蓬松岸蓼,红浅红深。
满院西风,连宵良月,几处清砧。区区宦海浮沉。
幸隐去、将酬素心。两鬓吴霜,一屏秦梦,谁是知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情怀。
"烟淡波平,蓬松岸蓼,红浅红深" 一句中,“烟”指的是轻柔的水汽或云雾,它们在空气中飘散,使得远处的景物显得朦胧迷离。这里“波平”表明湖面平静无波,而“蓬松岸蓼”则形容岸边蓬草和蓼花生长茂密,“红浅红深”则是对水中的荷叶或落叶的描绘,通过不同的色泽来表现景物的层次感。
"满院西风,连宵良月,几处清砧" 这一句里,“满院西风”表达了秋天凉爽的微风吹拂过庭院,“连宵良月”则是对夜晚明亮月光的描写,它延续了前面的静谧氛围。“几处清砧”可能指的是远处传来的敲打石头的声音,增加了一种远方的宁静感。
"区区宦海浮沉。幸隐去、将酬素心" 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反思,“区区宦海”比喻官场的复杂和变幻,“浮沉”则象征着个人在仕途上的起伏不定。“幸隐去”表达了诗人希望能脱离这纷扰世俗的心愿,而“将酬素心”则是对纯净本心的一种渴望。
"两鬓吴霜,一屏秦梦,谁是知音" 这句中,“两鬓吴霜”形容头发因年迈而斑白,如同古代的吴地(今江苏、上海一带)秋天的霜雪。“一屏秦梦”则可能指的是诗人对历史的怀念,或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谁是知音”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流露出诗人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