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孤山》
《小孤山》全文
宋 / 董嗣杲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小孤隶舒州,谁将峭崖削。

一尖漾浩渺,藤萝缀璎珞。

绿筱裹山胁,白浪沸山脚。

向背千万态,浑不假镌凿。

危亭嵌空搆,四绝屯烟幕。

几点沤浮现,灭没鸥自若。

庙额锡惠济,轩窗辉丹雘。

夫人象服严,香灯闪疏箔。

风露展幽扃,震撼陵虚阁。

朱方金焦奇,莫敌此开拓。

来时棹扁舟,两岸成巨壑。

所历焉能穷,怀抱徒尔恶。

未临不测渊,胸次先陨穫。

西偏磨崖上,吟句大手作。

一来一归兴,其尚由来各。

志旷谁推许,恐贻世所薄。

穷冬水正缩,期傍洲沙泊。

岂料风更横,飞帆随岸掠。

遂令搜吟怀,汲井苦无索。

彭浪讹彭郎,祠南颜有怍。

相对隔津远,知拥何封爵。

颠船泛涛巅,何异跧屈蠖。

埋篷且斟觚,失喜免酬酢。

明月水禽飞,不奈栖鹘搏。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描绘小孤山的佳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小孤山的独特风貌。他首先赞叹峭崖的峻峭,以及山峰在浩渺水面中的一抹尖尖,犹如镶嵌的珠宝。藤萝如璎珞般装饰山崖,绿色的细竹环绕山腰,白色的浪花在山脚下翻腾,展现出自然的千变万化。

接着,诗人描述了山上的危亭和轩窗,以及庙宇的辉煌,暗示着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他感叹于山势的险峻和建筑的艺术性,认为没有人工雕琢,自然之美已足够惊人。诗人乘舟而来,沿途景色壮丽,却也引发了他的感慨,意识到人生的局限和未知的挑战。

在游览过程中,风露侵袭,诗人的情绪也随之起伏,对未知的恐惧与对创作的冲动交织。他提及彭浪祠的传说,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创作灵感的追求。然而,风浪突起,打乱了他的游兴,让他感到搜寻灵感的艰难。

最后,诗人以月夜水禽、栖鹘搏击为背景,表达了内心的失落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整首诗通过描绘小孤山的景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作者介绍

董嗣杲
朝代:宋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猜你喜欢

题远游卷

为君歌彻远游篇,八极秋高神凛然。

禹穴出云藜杖外,轩台飞雪酒杯前。

昔人不见牛马走,世俗宁知龟鹤年。

子去遥怜沧海上,春来梦绕紫芝田。

(0)

梅所歌为朱奂彰作

梅之所,梅之所,不在罗浮之村、西湖之屿,乃在淮左竹西最佳处。

主人治地斸云根,纯种寒芳托幽趣。

翠禽呖呖月沈山,玉笛愔愔霜绕树。

嗟梅之所兮,谁争子所。

昔时金谷桃李园,倏忽春荣安足数。

何时天雪新霁道少人,邛竹扶持老夫去。

百壶清酒十首诗,造君梅所谁宾主,醉倒参横楚天曙。

(0)

载效唐律二解兼寄弘甫夏君·其一

莫笑儒官鸡肋微,精庐相对水云西。

读书篷底春雨细,别酒楼头夜月低。

鹦鹉醉时丹荔熟,鹧鸪啼处落花迷。

白头故旧如相问,半纸新诗亦懒题。

(0)

应制次韵石城秦淮二首·其一

石头城,与云平。朝见紫霞结,暮见明月生。

城边年年春信早,御沟涨暖垂杨青。

驻马坡前花雨歇,江北浮舟渡桃叶。

中营兵算朗如月,鍊石尤能补天缺。

气运推移夜还昼,六代繁华应复旧。

(0)

遥夜

紫云轻袂拂云霄,冒冷朱颜亦易凋。

洞府玉箫声又隔,满山蟋蟀沸秋宵。

(0)

晚行

斜阳未暮息风波,雨后山娇刷翠蛾。

江夏相看无两舍,少行数里胜蹉跎。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