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峡桥》
《三峡桥》全文
宋 / 黄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桥压神龙三四秋,良材应是鬼神搜。

猿猱争饮涧中水,草木不知天下秋。

隐士闲行随白鹿,道人长往驾青牛。

灵源自与天河接,谁信江淮是末流。

(0)
翻译
桥下神龙已度过三个秋天,想必是精良的木材被神仙搜寻而来。
猿猴们争相饮用山涧中的水,草木却浑然不觉世间的秋意。
隐士悠闲地跟随白鹿漫步,道士常乘青牛前往远方。
灵气本就直通天河,谁能相信长江淮河只是支流末端呢?
注释
桥压:桥下。
神龙:神话中的龙。
三四秋:大约三年或四年。
良材:优质木材。
鬼神搜:神仙寻找。
猿猱:猿猴。
涧中水:山涧里的水。
草木:植物。
天下秋:季节的变迁。
隐士:隐居的人。
闲行:悠闲行走。
白鹿:象征仙道的白色鹿。
道人:道士。
驾:乘坐。
青牛:青色的牛,古代道教象征。
灵源:灵气的源头。
天河接:与天河相连。
末流:河流的下游,这里比喻次要的地位。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三峡桥》,作者为宋代诗人黄诰。诗中描绘了一座横跨山水的桥梁,仿佛神龙被压在了其下,历经三四个秋季。桥的建造材料之精良,似乎连鬼神都曾精心搜寻。诗人通过猿猱饮水和草木无知的细节,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宁静,暗示桥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诗中隐士悠闲地跟随白鹿漫步,而道人则乘着青牛远游,体现了隐逸生活的逍遥与超脱。桥下的溪流与天上的银河相接,诗人借此表达桥梁的非凡气势,质疑长江淮河这样的大川只是末流而已。整首诗以景寓情,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黄诰
朝代:宋

宋平江人,字君谟。神宗熙宁三年进士。为长沙簿。章惇开梅山,请增税役,诰力请罢之。调知益阳县。哲宗绍圣二年,除知歙州,创建学舍,谕父老送子弟入学。官至太府卿。
猜你喜欢

用寄陈蔼公韵示文辅

后世人难问,先忧计总疏。

已沦中下策,空负《短长书》。

交自分今古,吾谁问毁誉。

壮心看渐冷,且共老江渔。

(0)

蓟门秋兴·其二

无复熊罴守翠微,行人驻马立斜晖。

人间已见传金碗,箧里徒惊举玉衣。

雁掠荒云啼队道,鼠缘古瓦下园扉。

经途谁奏通天表,泪湿龙髯愿已违。

(0)

读程大邃书

与尔千峰共闭门,吴山越水旧西园。

秋风瑟瑟津梁远,天宇冥冥雁羽翻。

七尺须眉三寸舌,十年哀乐一家言。

阮生不耐穷途哭,风雨摊书怀士元。

(0)

田家·其四

田雀非一种,小大相追随。

决起十步中,窃食播谷时。

墙头连阡陌,瓜熟豆离离。

竭力营宿饱,岁晏常苦饥。

东邻多嘉树,西邻多枯枝。

柔条鲜且绿,顾我终不移。

(0)

秋旅遣怀兼柬易堂诸子·其一

枫树经霜秋色新,西风山郭起黄尘。

排墙耻作今名士,筑室嫌为旧党人。

老马仅存还恋主,敝貂犹在敢言贫。

东南芳草牛羊下,可许浮生老钓纶。

(0)

感遇诗·其六

平生寡交与,与世殊淡漠。

天涯有数子,相知在寥廓。

或如孔程交,或辨朱陆学。

或闻声相思,曾未接酬酢。

遥遥南北海,此心契如约。

风尘暗天来,踪迹各飘泊。

出处或可期,生死殊未卜。

会晤当何时,六合庶开拓。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