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压神龙三四秋,良材应是鬼神搜。
猿猱争饮涧中水,草木不知天下秋。
隐士闲行随白鹿,道人长往驾青牛。
灵源自与天河接,谁信江淮是末流。
桥压神龙三四秋,良材应是鬼神搜。
猿猱争饮涧中水,草木不知天下秋。
隐士闲行随白鹿,道人长往驾青牛。
灵源自与天河接,谁信江淮是末流。
这首诗名为《三峡桥》,作者为宋代诗人黄诰。诗中描绘了一座横跨山水的桥梁,仿佛神龙被压在了其下,历经三四个秋季。桥的建造材料之精良,似乎连鬼神都曾精心搜寻。诗人通过猿猱饮水和草木无知的细节,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宁静,暗示桥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诗中隐士悠闲地跟随白鹿漫步,而道人则乘着青牛远游,体现了隐逸生活的逍遥与超脱。桥下的溪流与天上的银河相接,诗人借此表达桥梁的非凡气势,质疑长江淮河这样的大川只是末流而已。整首诗以景寓情,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思考。
平生寡交与,与世殊淡漠。
天涯有数子,相知在寥廓。
或如孔程交,或辨朱陆学。
或闻声相思,曾未接酬酢。
遥遥南北海,此心契如约。
风尘暗天来,踪迹各飘泊。
出处或可期,生死殊未卜。
会晤当何时,六合庶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