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汉层云敛,金风别馆开。
驺虞宾射礼,士马羽林材。
队引花间入,镳分柳外催。
桓桓心膂寄,堪许属车陪。
碧汉层云敛,金风别馆开。
驺虞宾射礼,士马羽林材。
队引花间入,镳分柳外催。
桓桓心膂寄,堪许属车陪。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在紫光阁进行阅射活动的场景,展现了皇家的壮观与庄重。首句“碧汉层云敛”以“碧汉”象征天空,通过“层云敛”描绘出云层收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接着,“金风别馆开”则以“金风”点明秋季的凉爽之风,与“别馆开”相结合,展现出阅射活动在特定季节和地点的举行。
“驺虞宾射礼”引用古代宾射礼仪中的驺虞(传说中的瑞兽)作为比喻,暗示了阅射活动的正式与隆重。而“士马羽林材”则直接点明了参与者的身份——士人与马匹,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军队力量,体现了皇家对军事训练的重视。
“队引花间入,镳分柳外催”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阅射队伍的行进情景。队伍穿过花丛,显得既庄严又不失生机;马匹在柳树旁奔跑,显示出速度与力量之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画面,也隐含了阅兵仪式的秩序与美感。
最后,“桓桓心膂寄,堪许属车陪”表达了对参与者的高度评价。其中“桓桓”形容勇猛威武,暗示了这些参与者是国家的中坚力量。“心膂寄”意味着将国家的安全寄托于他们身上,而“属车陪”则是指随从车辆的陪伴,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地位与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清代皇家阅射活动的盛况,同时也蕴含了对参与者英勇与忠诚的赞美。
飞仙苍玉佩,御风散落,疏密点漓江。
剑从天外倚,剖璧分圭,千里近相望。
沧波残画,仗秋阳、点缀丹黄。
怀旧游、吸光餐渌,诗思乱蓬窗。谁降。
年华晼晚,心迹依违,算湘累天放。
空坐阅、云涯芳杜,劫海红桑。
羁愁剪断淞江水,梦故山、林桂丛荒。
图展对,怡然一叶徜徉。
杨花遗恨,怅芳丛魄冷,素馨薰月。
黄土佳人今古恨,天护埋香荒碣。
白马朝来,彩云暮散,蜀道啼鹃血。
当是宫女,料应幽恨能说。
锦江流水年年,飞红一片,付与辞春鴂。
洛浦翩鸿神女赋,写出陈思呜咽。
薄命凋花,柔情黏絮,黄绢人称绝。
清凉坏壁,近传佛赞苔啮。
西湖不厌百回经。风日忆承平。
画船散后供幽赏,烟云态、百变阴晴。
秋在寂无人处,诗怀荡入空明。凤林重听晚钟鸣。
坏壁认题名。墙阴一片苔衣绣,想拈毫、曾立娉婷。
摇落江天文藻,钱塘凄咽潮声。
伯鸾高谊,似翩翩浊世,六如唐子。
海雪人归无处认,剩有文章而已。
示我新词,爱他豪兴,绝妙泥金纸。
慨然投赠,保存三百年矣。
遥想历境燕齐,曳裾吴楚,遗迹岑蓝市。
天上玉麟羁不住,浩气争来锋底。
明季多才,若论风度,期近青莲李。
一琴何重,都成千古知己。
离怀梦断江郎赋。醒来尚闻君语。
昔日鮀城,今朝象郡,是我新添愁处。凭谁代诉。
况唧唧秋声,闷人机杼。
海外楼台,那堪此际说心绪。巴山依然夜雨。
奈骊歌唱去,难系桥杵。
天末风凉,双溪月落,定有相思同数。新词寄与。
好烦却凌波,递书神女。饭颗山头,莫吟诗太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