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遗恨,怅芳丛魄冷,素馨薰月。
黄土佳人今古恨,天护埋香荒碣。
白马朝来,彩云暮散,蜀道啼鹃血。
当是宫女,料应幽恨能说。
锦江流水年年,飞红一片,付与辞春鴂。
洛浦翩鸿神女赋,写出陈思呜咽。
薄命凋花,柔情黏絮,黄绢人称绝。
清凉坏壁,近传佛赞苔啮。
杨花遗恨,怅芳丛魄冷,素馨薰月。
黄土佳人今古恨,天护埋香荒碣。
白马朝来,彩云暮散,蜀道啼鹃血。
当是宫女,料应幽恨能说。
锦江流水年年,飞红一片,付与辞春鴂。
洛浦翩鸿神女赋,写出陈思呜咽。
薄命凋花,柔情黏絮,黄绢人称绝。
清凉坏壁,近传佛赞苔啮。
这首《念奴娇》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以杨花为题,描绘了杨花飘零的凄美景象,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与哲理。
开篇“杨花遗恨”,直接点明主题,杨花如同遗落的相思,寄托着无尽的哀愁。接着“怅芳丛魄冷,素馨薰月”,以芳丛和素馨象征美好的事物,却在冷月下显得孤寂,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黄土佳人今古恨,天护埋香荒碣,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哀怨交织在一起,赋予了杨花更深层次的意义。
“白马朝来,彩云暮散,蜀道啼鹃血”三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换,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白马、彩云、啼鹃,都是自然界中的常见之物,但在特定情境下,它们都带上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当是宫女,料应幽恨能说”一句,将杨花与宫女联系起来,暗示了杨花可能承载着某种隐秘的情感或故事,引人遐想。接下来,“锦江流水年年,飞红一片,付与辞春鴂”描绘了一幅春日落花随流水而去的画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飞红与辞春鴂,既是自然现象,也是情感的寄托,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洛浦翩鸿神女赋,写出陈思呜咽”引用典故,将杨花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女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之情。薄命凋花,柔情黏絮,黄绢人称绝,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杨花虽美但命运多舛,其背后蕴含的深情与坚韧。
最后,“清凉坏壁,近传佛赞苔啮”以清凉的墙壁和苔藓的生长为喻,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万物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宗教力量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杨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哀愁,更蕴含了对人生、历史、文化等多重层面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