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不厌百回经。风日忆承平。
画船散后供幽赏,烟云态、百变阴晴。
秋在寂无人处,诗怀荡入空明。凤林重听晚钟鸣。
坏壁认题名。墙阴一片苔衣绣,想拈毫、曾立娉婷。
摇落江天文藻,钱塘凄咽潮声。
西湖不厌百回经。风日忆承平。
画船散后供幽赏,烟云态、百变阴晴。
秋在寂无人处,诗怀荡入空明。凤林重听晚钟鸣。
坏壁认题名。墙阴一片苔衣绣,想拈毫、曾立娉婷。
摇落江天文藻,钱塘凄咽潮声。
这首《风入松·过西湖旧居》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俞陛云所作,描绘了词人重游西湖旧居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词的开篇“西湖不厌百回经。风日忆承平”,以西湖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西湖的深厚情感,无论多少次经过,都难以忘怀。接着,“画船散后供幽赏,烟云态、百变阴晴”两句,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变幻莫测的美丽景象,无论是晴是雨,都别有一番风味。接下来,“秋在寂无人处,诗怀荡入空明”则将笔触转向秋天的寂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的思绪随着秋意飘荡,进入了一片空灵的世界。
“凤林重听晚钟鸣。坏壁认题名”两句,词人仿佛又回到了过去,听到了凤林寺的晚钟声,看到了旧日题名的墙壁,勾起了对往昔时光的回忆。最后,“墙阴一片苔衣绣,想拈毫、曾立娉婷。摇落江天文藻,钱塘凄咽潮声”四句,通过描写苔衣覆盖的墙壁和钱塘江的潮声,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内心的感慨与哀愁,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主题。
整首词以西湖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中书省郎梁茂才,嗜好雅与时流乖。
休衙归来紧闭户,剥啄或为幽人开。
屋前枯杨千万树,屋后官槐傍官路。
别起新亭翼瓦间,昼阅黄花夜吟句。
自别仙城白兔公,采英泛菊九秋同。
江清木落寒雁远,我思古人烟浪中。
彼美人兮无此美,不见忧兮见之喜。
本是千岩万壑姿,如何肯落君家里?
昨夜遣诗儿过门,挑灯三诵月黄昏。
更酬迭唱未足报,要须共倒花前尊。
君不见长安富儿买歌笑,意掷千金惜年少。
桃李如今不似春,勖子含和保贞曜。
悠悠我行迈,去此粤山端。
迟明驻征车,爰尽公堂欢。
开颜俯城郭,箫鼓集仪鸾。
谓欲戒醉饮,重此良辰难。
关门集会府,僚友并征鞍。
更辞无别语,但祝长加餐。
役者四五人,相从出林峦。
亦复路傍泣,岂独殊肺肝。
况我离慈母,朝暮侦平安。
送行各如许,焉得不辛酸。
往与魏卢亘,谈君在直庐。
会时春月和,省事重踟蹰。
闻子大夫掾,廉厉久犹初。
羁孤限驰驱,不能枉尺书。
建康古名都,自昔帝王居。
陈迹今具在,斯人定何如?
清吟足度日,羹饭可无鱼。
勿论爵禄事,于此自有余。
庙堂议贤宝,椟美常安舒?
峨峨惠文冠,四海将谁誉?
王子吹笙侣,精神如九秋。
暂携碧山屐,遨啸帝王州。
江湖未识面,寄语旋鸣驺。
夏云逼幽涧,春鸟啼芳洲。
行色当及春,景气适惠柔。
眷眷将归客,胜日怀林丘。
何时谢燕阙,亦得西南游。
洞庭木叶下,期尔岳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