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树尽手中栽,先后花分几番开。
巢鸟恋雏惊不起,野人思酒去还来。
自抛官与青山近,谁讶身为白发催。
门外寻常行乐处,重重履迹在莓苔。
庭前树尽手中栽,先后花分几番开。
巢鸟恋雏惊不起,野人思酒去还来。
自抛官与青山近,谁讶身为白发催。
门外寻常行乐处,重重履迹在莓苔。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自在。"庭前树尽手中栽,先后花分几番开"表明园中的每一棵树都是主人亲手种植,花开花落也都能细数,每一个季节的变化都不愿错过。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情感,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细微之处的关注和欣赏。
"巢鸟恋雏惊不起,野人思酒去还来"则写出了主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鸟儿在树上筑巢,生怕惊扰到它们;而远方有人怀念这里的美酒,不断地前来品尝。这两句突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的尊重,以及自己生活环境的美好。
"自抛官与青山近,谁讶身为白发催"表达了诗人放弃功名利禄,与大自然为伴,选择了一种超然世外的生活。这里的"青山"象征着远离尘世的净土,而"白发"则是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象征。诗人并不为此感到惊讶或遗憾,反而觉得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最后两句"门外寻常行乐处,重重履迹在莓苔"描绘了主人日复一日地在园中散步的情景。"莓苔"即是草地上的小径,这里的"重重履迹"意味着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情感,每一次踏足都留下了自己的脚印,好像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地寻找和确认自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人生态度。
世道已趋末,人心觉更殊。
逐逐在势利,权势竞吹嘘。
忠言翻为怨,成风在谄谀。
谄谀势立至,势去还踌躇。
小人誇得志,君子思归欤。
不忍同世浊,深山高结庐。
闭门守吾拙,势利安可居。
势利一时荣,时过祸反予。
不如守贫贱,履道常坦如。
所以介然志,三公不易诸。
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画戟移春,靓妆迎马,向一川都会。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
尽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极神州,万重烟水。樽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颊红深,麝脐香满,醉舞裀歌袂。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