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吴城西诸山四首·其二南峰》
《游吴城西诸山四首·其二南峰》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石罅巾间度板舆,南峰来叩故人居。

高斋阒闭松云外,绝栈危分鸟道馀。

岂谓山僧成泄柳,却疑野老是长沮。

明朝地主如相问,但看芭蕉叶上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吴城西诸山中南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石罅巾间度板舆”,生动描绘了行走在狭窄山径上的场景,仿佛能感受到行进中的颠簸与艰难,同时也暗示了登山者的决心与毅力。接着,“南峰来叩故人居”一句,不仅点明了地点,也营造出一种探访隐士、寻求心灵慰藉的氛围。

“高斋阒闭松云外”,展现了南峰之巅的静谧与高远,松林环绕,云雾缭绕,仿佛与世隔绝,营造了一种超脱尘嚣的意境。“绝栈危分鸟道馀”,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险峻与蜿蜒,如同鸟儿飞行的痕迹,既体现了自然的壮美,也暗含了探索未知的勇气与决心。

“岂谓山僧成泄柳,却疑野老是长沮”,这两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和古代智者形象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某种反思。山僧和野老的形象,既是诗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象征,也是对传统智慧和道德的敬仰。

最后,“明朝地主如相问,但看芭蕉叶上书”,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回应了可能的询问,暗示了通过这次旅行,诗人获得了内心的满足与启示,如同在芭蕉叶上留下了深刻的思考或感悟,留给后人品味与思考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马鞍岭雨中和张合溪

盘空还壮楚关赊,罗立诸峰似建牙。

元气荡浮神却寂,悬流奔注势容遮。

望迷去马厓根转,寒薄行幨雨脚斜。

山鸟莫啼泥滑滑,远游人惯动长嗟。

(0)

晓发横石

江际春寒动北风,扁舟牵浅过芦丛。

剧知远道如天上,顾有长怀在域中。

野练共飞孤屿白,木绵争试小枝红。

眼前笑认韶阳里,岩岫高低日正东。

(0)

援开化

映柳穿花于重旌,辕门订日合专城。

千山旧雨弓刀恨,一道长风鼓角声。

才子时来焚玉草,诗人老去洗兵行。

凭谁早定收功策,尚及西畴带煖耕。

(0)

和安南头目裴溥韵

宝台山下富江边,各自江山各自天。

一路观风多异物,百般淑气间生贤。

遗踪高骈空留塔,别意绕朝独赠鞭。

不尽驰驱咨访意,采诗归奏玉皇前。

(0)

九日无酒亦不登高倚韵答赵克正大司寇

客里重阳兴转高,酒无缘分觉寥寥。

街衢插遍茱萸鬓,风雨寒催杨柳条。

多事孟嘉还近笑,知音杜甫费重招。

蒋山咫尺不须上,直蹑丹梯傍紫霄。

(0)

题保郡韩澹庵都宪梅窗月影卷

梅窗月影两清奇,一任园亭静乐之。

琼浦珠圆光的历,玉龙鳞细影参差。

花痕印户重重上,桂魄穿帘旋旋移。

岁晚功成尘事少,正宜梅月结相知。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