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今日到袁州,山木萧椮四面愁。
多谢晚来风力劲,朔云寒日共悠悠。
马蹄今日到袁州,山木萧椮四面愁。
多谢晚来风力劲,朔云寒日共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抵达袁州时的所见所感,以自然景象寓情于景,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马蹄今日到袁州”,开门见山地叙述了行程的终点,一个“到”字,既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旅途的结束,给人以归宿之感。接着,“山木萧椮四面愁”,通过描写四周山林的萧瑟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忧郁的氛围,仿佛山木也在为诗人此行的孤独和感慨而愁绪满溢。这里,自然界的景物被赋予了情感色彩,成为诗人内心情绪的外化。
“多谢晚来风力劲”,在经历了白天的疲惫与忧愁之后,诗人对晚来的强劲风力表达了感激之情。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更蕴含着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即使在逆境中,也有力量可以依靠,给予人前行的动力。这里的“风力劲”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对自我内在力量的一种肯定。
最后一句“朔云寒日共悠悠”,将视线拉远,描绘了一幅辽阔而寒冷的画面:北方的云朵与寒冷的日光共同悠长地延伸,构成了一种深远而静谧的意境。在这里,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广阔的自然景观之中,使得情感更加深沉而广阔。同时,“朔云寒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特征,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冷清,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体验,既有对旅途的感慨,也有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好士如好色,昔闻今则无。
平生席为门,未识长者车。
旷士慕林谷,羁人辱泥涂。
愿为执鞭役,莫顺下风趋。
去年辱公先,怀刺留寓居。
我往拜其门,鸑鷟鸣高梧。
论交不计年,取材忘其愚。
一寒我如此,百镒公无馀。
今年贺公归,乃复过我庐。
当使有近行,应门有长须。
小家不耐事,鸡飞犬升闾。
莫归自有恨,亲颜一何娱。
汝家吾无忧,能致贤大夫。
吴公汉庭右,贾生世用疏。
平分太仓粟,尽读邺侯书。
士为知己留,不为食有鱼。
三言移曾母,投杼公何如。
今代张平子,雄深次子长。
名高三俊上,官立右螭旁。
车笠吾何恨,飞腾子莫量。
时平身早达,未用梦凝香。
旷度逢知晚,高才处下难。
清秋一鹗上,拭目万人看。
白酒初同醉,黄花已戒寒。
凭将衰老事,一一报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