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泼黛青淋漓,山际春禽双画眉。
山光物色两浓淡,苦欲问春春不知。
古来尤物皆成怪,谁遣山禽入图画。
西京京兆今不归,林郎为了风流债。
春山泼黛青淋漓,山际春禽双画眉。
山光物色两浓淡,苦欲问春春不知。
古来尤物皆成怪,谁遣山禽入图画。
西京京兆今不归,林郎为了风流债。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四禽图(其四)》描绘了一幅春天山景图。首句“春山泼黛青淋漓”生动地展现出春日山峦翠绿如黛,色彩浓郁而富有流动感。次句“山际春禽双画眉”,通过比喻,将山中的鸟儿比作画中的画眉,形象地描绘出鸟儿的灵动与春意的盎然。
“山光物色两浓淡”进一步描绘了山景的层次感,既有浓墨重彩的部分,也有淡雅宜人的地方,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苦欲问春春不知”,诗人以拟人手法表达对春天的追寻,却发现春天的奥秘难以捉摸。
最后两句“古来尤物皆成怪,谁遣山禽入图画”寓意深远,暗示着美好的事物往往引人遐想,而山中的禽鸟被赋予了艺术的灵性,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诗人以“西京京兆今不归,林郎为了风流债”收尾,借古寓今,暗指林郎(可能指自己或他人)因欣赏美景而陷入沉醉,流连忘返,仿佛为追求风流韵事而负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山的秀美,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楚云酿雨东风急,瘦马江城共愁入。
江南词赋子山哀,海上别离李陵泣。
天地生人贫贱多,江头落日如颓波。
一飞九万乃虚语,百年四十今蹉跎。
吾观世人今琐琐,似尔文章宁坎坷。
贫贱如海人如舟,飘飘所之无不可。
君不见东邻富儿耐把钱,跬步不发双户坚。
又不见西邻孺子偶窃位,纆索婴身更憔悴。
不如贫贱坐自骄,痒可得搔痹可摇。
兴来五岳恣游遨,饥来乞食亦逍遥。
无论伊尹困鼎调,无论太公穷鼓刀。
即如伯鸾死吴市,香名何损于二豪,男儿贫贱何忧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