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酿雨东风急,瘦马江城共愁入。
江南词赋子山哀,海上别离李陵泣。
天地生人贫贱多,江头落日如颓波。
一飞九万乃虚语,百年四十今蹉跎。
吾观世人今琐琐,似尔文章宁坎坷。
贫贱如海人如舟,飘飘所之无不可。
君不见东邻富儿耐把钱,跬步不发双户坚。
又不见西邻孺子偶窃位,纆索婴身更憔悴。
不如贫贱坐自骄,痒可得搔痹可摇。
兴来五岳恣游遨,饥来乞食亦逍遥。
无论伊尹困鼎调,无论太公穷鼓刀。
即如伯鸾死吴市,香名何损于二豪,男儿贫贱何忧劳。
楚云酿雨东风急,瘦马江城共愁入。
江南词赋子山哀,海上别离李陵泣。
天地生人贫贱多,江头落日如颓波。
一飞九万乃虚语,百年四十今蹉跎。
吾观世人今琐琐,似尔文章宁坎坷。
贫贱如海人如舟,飘飘所之无不可。
君不见东邻富儿耐把钱,跬步不发双户坚。
又不见西邻孺子偶窃位,纆索婴身更憔悴。
不如贫贱坐自骄,痒可得搔痹可摇。
兴来五岳恣游遨,饥来乞食亦逍遥。
无论伊尹困鼎调,无论太公穷鼓刀。
即如伯鸾死吴市,香名何损于二豪,男儿贫贱何忧劳。
此诗《送陆无从》由明代诗人沈一贯所作,情感深沉,寓意深远。
首句“楚云酿雨东风急”,描绘出一幅风雨欲来的景象,暗喻世事变幻莫测,风云突变。接着“瘦马江城共愁入”一句,以瘦马与江城共同承载愁绪,形象地表达了人在困境中孤独无助的感受。
“江南词赋子山哀,海上别离李陵泣。”这两句引用历史人物的典故,子山(屈原)和李陵,分别代表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故乡的思念,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哀伤,加深了诗中情感的厚重感。
“天地生人贫贱多,江头落日如颓波。”这两句直抒胸臆,感叹人生多艰,尤其是贫贱之人,生活如同江头的落日,渐渐消逝,充满了无力感。
“一飞九万乃虚语,百年四十今蹉跎。”这两句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功业难成的感慨,即使有远大的志向,也往往难以实现。
“吾观世人今琐琐,似尔文章宁坎坷。”诗人对世俗的琐碎生活表示了不屑,同时也对陆无从的文章才华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在文学道路上有所成就。
“贫贱如海人如舟,飘飘所之无不可。”这一句将贫贱比作大海,人则像是在海中漂泊的舟,强调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渺小与自由。
“君不见东邻富儿耐把钱,跬步不发双户坚。”通过对比东邻富儿的吝啬与西邻孺子的权势,诗人批判了社会上的不公与虚伪。
“不如贫贱坐自骄,痒可得搔痹可摇。”这一句鼓励人们面对贫贱时保持自信,认为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找到自我价值。
“兴来五岳恣游遨,饥来乞食亦逍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即使在贫困中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无论伊尹困鼎调,无论太公穷鼓刀。”这两句引用伊尹和姜太公的典故,说明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有所作为,不必过于悲观。
“即如伯鸾死吴市,香名何损于二豪。”通过伯鸾的故事,强调了名声与物质财富无关,真正的价值在于个人的品德与精神追求。
“男儿贫贱何忧劳。”最后一句直接点明主题,鼓励男性即使在贫贱中也不必忧虑劳苦,应该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人物、社会现象的描绘与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社会、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