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璧山·其二》
《和李璧山·其二》全文
明 / 黄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最堪檐滴送歌声,五穗堂中乐五更。

秀句华霜交玉屑,新醅浓露注金茎。

松鳞阅世苍还古,石骨怜僧瘦且清。

满地绿阴春已暮,山林长愧负馀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首联“最堪檐滴送歌声,五穗堂中乐五更”,以檐滴声入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扬的氛围,仿佛在五穗堂中,时间随着歌声缓缓流淌,五更时分依然沉浸于音乐的海洋,流露出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秀句华霜交玉屑,新醅浓露注金茎”,通过“秀句”、“华霜”、“玉屑”、“新醅”、“浓露”、“金茎”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语言艺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秀美的诗句如同华霜与玉屑交织,新酿的酒液则在金茎上凝聚着露珠,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与生活雅致。

颈联“松鳞阅世苍还古,石骨怜僧瘦且清”,将自然界的松树与岩石拟人化,松树见证了世间的沧桑变化,依旧保持着古老的风貌;岩石则似乎对僧侣的清瘦与清高心生怜爱。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无论外界如何变迁,内心保持纯净与坚韧的重要性。

尾联“满地绿阴春已暮,山林长愧负馀生”,点出了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有限。绿荫满地,春天已逝去,山林间弥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未能充分利用余生的自责。这一联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时间与人生的独特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与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黄衷

黄衷
朝代:明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猜你喜欢

偈颂三首·其二

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若能奉持速取證,急急如律令。

(0)

破山光明庵

身是光明幢,语是光明经。

光明聚不散,妙有成真形。

示现三界前,何劳问丹青。

坐断龙斗山,宝月孤亭亭。

(0)

悼周晋仙·其二

诗救元和失,先生学最精。

律严方苦硬,才大始纵横。

贞曜何须谥,魏闲相继生。

他年诗集著,风雅被家声。

(0)

答僧

汝问西来意,且过这边立。

昨夜三更时,雨打虚空湿。

电影忽然明,不似蚰蜒急。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十四

棱棱之山早雪,渊渊之水先秋。

静也虚谷之应,动也闲云之流。

自怜方外专默,谁与环中至游。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八九

默握犛尾,谁撩虎须。天水连秋色,魁杓夜转枢。

应兮鉴像,答兮谷呼。森罗万像,纵横也俱。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