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祥开刺史天,翠篁高拂曙光妍。
晓晖叱驭趋丹阙,瑞霭浮轮捧御筵。
修干参霄雄百雉,疏阴流影照新阡。
明时自是天中丽,嵩祝金瓯巩万年。
半壁祥开刺史天,翠篁高拂曙光妍。
晓晖叱驭趋丹阙,瑞霭浮轮捧御筵。
修干参霄雄百雉,疏阴流影照新阡。
明时自是天中丽,嵩祝金瓯巩万年。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阳光照耀下,筠城的祥和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城市的壮丽景象。首句“半壁祥开刺史天”,既点出了地方官的职责与使命,也暗示了城市在官员治理下的和谐与繁荣。接着,“翠篁高拂曙光妍”一句,通过描绘翠绿竹林在晨光中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晓晖叱驭趋丹阙,瑞霭浮轮捧御筵”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日出比作驾驭着光芒的车驾,向着神圣的宫殿前进,而周围的祥云则像是为这场景增添了一层神秘的光环。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暗含了对权力与秩序的尊重。
“修干参霄雄百雉,疏阴流影照新阡”则进一步展示了城市的宏伟与活力。高耸入云的树木象征着城市的坚韧与不屈,而它们的阴影在地面上流动,仿佛是时间的痕迹,照耀着新的道路,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与成长。
最后,“明时自是天中丽,嵩祝金瓯巩万年”两句,表达了对当下的赞美与对未来长久稳定的美好祝愿。这里的“明时”指的是清明的时代,而“嵩祝金瓯巩万年”则是对国家繁荣昌盛、江山永固的美好祈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筠城早晨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城市的美丽、活力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