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门看少室,倚杖复披衣。
每日醒还醉,无人是与非。
架书抽读乱,庭果摘尝稀。
独有江南客,思家未得归。
当门看少室,倚杖复披衣。
每日醒还醉,无人是与非。
架书抽读乱,庭果摘尝稀。
独有江南客,思家未得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的悠闲生活和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隐者与世隔绝、自在逍遥的情怀。
"当门看少室,倚杖复披衣。" 这两句表明隐者居住在一处简陋而安静的地方,他倚靠着手杖,又重新穿上衣服,这些动作都显得从容不迫,没有外界的干扰。
"每日醒还醉," 暗示隐者的生活充满了酒精带来的快乐与麻木。"无人是与非。" 这句话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是非的态度,不再关心外界的纷争与评判。
"架书抽读乱,庭果摘尝稀。" 隐者不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还沉浸于阅读之中,书籍散乱而不整齐,这也反映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生活的随性。
最后两句"独有江南客,思家未得归。" 则描绘了一位远方来的旅人,他虽然身处美丽的江南,但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和无法归去的孤独感。这与隐者自在的生活形成对比,也间接反映出隐者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平静与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隐者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生活理念。
西风吹楚甸,四山净绿,万籁起秋声。
捲帘当晚霁,倚遍阑干,惨恻望乡情。
柴桑旧菊,为谁犹擢金。
愁他一江流水,衮衮向东倾。
凄清,天边孤雁,甚处飞来,到中庭落影。
云路遥、归程难计,离恨空萦。
斜阳冉冉低乔木,但暝色、摇动檐楹。
还又见、花间露滴瑶琼。
簟凉宵永,纱窗外,琅玕飘坠金井。
欲眠深恐寐难成,彊起看星影。
悄不觉,天回斗柄,封狼弧矢相辉映。
对此默消魂,又露落青冥,渐渐湿透衣领。
河汉有客乘槎,清都非远,可惜鱼羽无定。
桂花吹散广寒风,兔老蟾蜍冷。
但唧唧饥虫啼暝,中心撩乱谁能整。
坐待雄鸡三唱,飒飒霜髭,怕临青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