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宣室席前陈。
始终只有江都相,善治春秋学行醇。
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宣室席前陈。
始终只有江都相,善治春秋学行醇。
这首诗《董子祠(其二)》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不问苍生问鬼神”这一句开篇,便揭示了主题的深沉与复杂。贾谊在汉文帝面前陈述政见,却未得到重用,反而被贬谪至长沙,这反映了古代政治中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命运的无常。
“始终只有江都相”,这里的“江都相”指的是贾谊在被贬后,曾担任过江都王刘非的相国,但并未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一句表达了贾谊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的政治现实。
“善治春秋学行醇”,则赞扬了贾谊精通《春秋》之学,道德修养深厚。《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强调礼义之道,贾谊以其深厚的学术素养,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贾谊生平的回顾,不仅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反思,以及对人才命运的感慨。诗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同情,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