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风细。云淡鱼鳞碎。身倚阑干心似醉。
种种别离滋味。今宵烛剪窗纱。明年书寄天涯。
帘幕愁深燕子,烟波梦绕芦花。
月明风细。云淡鱼鳞碎。身倚阑干心似醉。
种种别离滋味。今宵烛剪窗纱。明年书寄天涯。
帘幕愁深燕子,烟波梦绕芦花。
此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倚栏的情景,细腻地表达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思念。首句“月明风细”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氛围,接着“云淡鱼鳞碎”以比喻手法,将云彩比作破碎的鱼鳞,形象地展现了云层的轻薄与飘逸。
“身倚阑干心似醉”,诗人通过“似醉”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因内心情感波动而产生的恍惚状态,仿佛在月光下,身心都被某种情绪所笼罩。接下来的“种种别离滋味”,直接点明了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核心——离别之苦,这种苦楚是复杂多样的,包含了不舍、忧伤、期待等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今宵烛剪窗纱”一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感。烛光在纱窗上跳跃,不仅照亮了室内,也映照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思绪的纷扰。“明年书寄天涯”,则预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未来的不确定性,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最后,“帘幕愁深燕子,烟波梦绕芦花”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燕子在帘幕间穿梭,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生活的忙碌;而烟波中的芦花,则可能象征着远方的亲人或思念的对象,以及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后的思念与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乞君山石洪涛句,来作围床六幅屏。
持向岭南烟雨里,梦成江上数峰青。
楼前梅十围,负背花千树。
种花识花性,培养随好恶。
花无十日好,不惮千日虑。
那知花已娇,疲惫风能蛊。
争如岁寒操,盘结不择土。
时当气栗烈,天地闭其户。
蓬蓬起南海,呼吸万窍怒。
向来桃李辈,缩气不敢吐。
惟有冰玉姿,秀发略不沮。
静观万物理,参差乃如许。
不见千金子,宴坐危堂庑。
一朝遇变故,仓猝失所措。
不见陋巷士,脱齿甘捽茹。
翛然天地间,了不识忧惧。
达人善观物,在我乃不喻。
须上最高楼,方能了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