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耸碧。寒玉雕秋壁。
天半凝螺千尺,横无限、青青色。涛声惊岸拍。
似撼湘灵宅。天际镜沉鸾去,空留得、春山迹。
双峰耸碧。寒玉雕秋壁。
天半凝螺千尺,横无限、青青色。涛声惊岸拍。
似撼湘灵宅。天际镜沉鸾去,空留得、春山迹。
这首《霜天晓角·题采石矶蛾眉亭》由明代诗人徐媛所作,描绘了采石矶蛾眉亭周围壮丽的自然景观。
首先,“双峰耸碧。寒玉雕秋壁。”这两句以双峰的高耸和秋日山壁的寒玉雕琢,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壮美的氛围。双峰如同两座碧绿的屏障,直插云霄,而山壁则仿佛被寒玉雕琢,透露出一种凛冽的秋意。
接着,“天半凝螺千尺,横无限、青青色。”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峰比作凝固在半空中的螺壳,高达千尺,展现出山峰的雄伟与壮观。同时,“横无限、青青色”则强调了山色的连绵不绝和青翠欲滴的生机。
“涛声惊岸拍。似撼湘灵宅。”这两句描绘了江水的波涛声,仿佛在岸边轻轻拍打,又似乎触动了湘灵(古代传说中居住在洞庭湖边的女神)的居所,充满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最后,“天际镜沉鸾去,空留得、春山迹。”这句通过想象天空中镜子般的倒影逐渐消失,鸾鸟飞去,只留下春山的痕迹,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景色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同时也蕴含了一定的哲理思考。
渊明晋徵士,子云莽大夫。
超然归去辞,深哉太玄书。
文词重金石,轩冕轻锱铢。
恬退各有□,□□辨贤愚。
焉知千载下,直笔逢董狐。
富贵何足云,节义斯良图。
奈何今世士,草间乞为奴。
首鼠幸脱兔,辱国心何如。
嗟嗟白野公,肝脑污泥涂。
见道固明白,杀身似模糊。
读我怀古诗,后贤其监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