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携琴剑楚山栖,桃放仙源路已迷。
赤壁梦中孤雁杳,黄陵行次一猿啼。
怜才忍诵思玄赋,吊古空嗟荐福碑。
岁晚几人同野兴,飞花风外舞鹍鸡。
曾携琴剑楚山栖,桃放仙源路已迷。
赤壁梦中孤雁杳,黄陵行次一猿啼。
怜才忍诵思玄赋,吊古空嗟荐福碑。
岁晚几人同野兴,飞花风外舞鹍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衷在楚山中携琴带剑栖息的生活,以及对过往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首联“曾携琴剑楚山栖,桃放仙源路已迷”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的情景,仿佛置身于桃花盛开的仙境之中,却因道路迷失而感到一丝迷茫。颔联“赤壁梦中孤雁杳,黄陵行次一猿啼”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赤壁之战中的孤雁与黄陵之地的猿啼,都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
颈联“怜才忍诵思玄赋,吊古空嗟荐福碑”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不仅对才华横溢之人表示同情,还通过诵读思玄赋来表达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之情,同时对着古人的墓碑空自叹息,流露出对逝去时光与英雄事迹的感慨。尾联“岁晚几人同野兴,飞花风外舞鹍鸡”以自然景象收束全诗,岁末时节,诗人感叹与自己共享野外之乐的人越来越少,只有随风飘舞的花瓣与鹍鸡的飞翔相伴左右,既表现了诗人孤独的情感,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历史回忆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水涸天始寒,爽气薄絺绤。
空林无荣木,斥卤草俱白。
纷纷各有营,驱马不得息。
嗟予亦何者,惨惨长路侧。
饥寒恒累仄,岂不厌所历。
北风来广漠,徒御皆少色。
踟蹰但回顾,白日忽西匿。
山川莽悠悠,沿洄良未极。
索群中野兽,逐侣南去翼。
谁能独无情,归哉山中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