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是辽东,穹庐接混同。
雕翎铺屋白,马乳点茶红。
夜夜哀笳里,年年大帐中。
诗篇传种落,尽道汉儿工。
南望是辽东,穹庐接混同。
雕翎铺屋白,马乳点茶红。
夜夜哀笳里,年年大帐中。
诗篇传种落,尽道汉儿工。
这首诗描绘了辽东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首联“南望是辽东,穹庐接混同”以辽阔的视野开篇,将辽东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地理特征展现出来,穹庐象征着蒙古族的传统居住方式,与混同江(今浑江)相连,展现出辽东与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交融。
颔联“雕翎铺屋白,马乳点茶红”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辽东地区特有的生活场景。雕翎,即雕鸟的羽毛,这里可能指代的是用羽毛装饰的房屋,呈现出一片洁白;而马乳点茶红,则是用马奶调制的茶饮,色彩鲜艳,展现了辽东地区畜牧业的繁荣和人们的生活习俗。
颈联“夜夜哀笳里,年年大帐中”进一步深化了对辽东边疆生活的描绘,哀笳之声在夜晚回荡,大帐则是游牧民族居住的临时住所,一年四季辗转迁徙,生活充满艰辛与动荡。
尾联“诗篇传种落,尽道汉儿工”则表达了对吴汉槎及其作品《秋笳集》的赞赏。诗篇不仅在各民族中流传,也反映出汉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汉人的技艺和文化在边疆地区的传播与融合,体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辽东边疆独特景物和生活习俗的描绘,以及对文化交融的赞颂,展现了作者对边疆地区深厚的情感和对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向往。
浙之东兮君所居,嗣先业兮宗文儒。
早年俊迈风骨殊,渥洼飒爽千里驹。
一从振足登云衢,才猷卓荦罕与俱。
擢宰临桂向南趍,边氓已喜疲癃苏。
三考绩最朝帝都,高超赤县意自如。
寸心烱烱冰玉壶,荣膺鹗荐分虎符。
出守太原民心孚,弦诵之声盈里庐。
桑麻遍野阴纷敷,夫何未及三载馀。
翻然乞此衰病躯,圣恩霈若雨露濡。
告别使我情郁纡,谅君之归志不孤。
尊有酒兮架有书,田可耕兮圃可蔬。
山可樵兮水可渔,退休之适安以舒。
嗟君之乐兮世所无,白云为侣鸥为徒。
幽人襟度何潇洒,时来踞坐长松下。
天边翠壁高嵯峨,石上垂萝已堪把。
兴来看山不厌山,仰视浮云不可攀。
流泉隐隐出岩谷,长疑激石鸣潺湲。
只今作官居显职,日日承恩登禁掖。
还山未得但看图,一段閒情付秋碧。
接舆叹凤德,宣尼感祥麟。
狂圣虽不同,明哲俱全身。
达生贵无我,和光混埃尘。
斯文苟不丧,美璞终见珍。
泰运属明圣,彤庭布纯仁。
高冈赓鸣和,深渊跃潜鳞。
子何固山泽,不念苍生屯。
愿施素所蕴,骑箕补星辰。
不然当大饮,莫负头上巾。
不作仙与佛,不誉墓中人。
坦荡宇宙间,长与元气亲。
天地育群物,衰荣迭新故。
苟非金石资,畴能保晨暮。
水逝不复西,叶凋长辞树。
昨日眼中人,今朝陇头墓。
永寐长夜台,无时见明曙。
感此心悲伤,彷徨以怀顾。
彭殇均朽化,何术可独固。
吾将营姹女,九转童颜驻。
鼎湖有飞龙,乘之上升去。
愿从轩辕游,复与王乔遇。
呼吸元和精,服饵玄牝素。
万期为须臾,八荒等庭户。
俯视闾门间,茫茫日尘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