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魂飞锡下天台,疑是佗方应供来。
石室乍归于雾冷,海山风月满楼台。
梦魂飞锡下天台,疑是佗方应供来。
石室乍归于雾冷,海山风月满楼台。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偈颂一百零二首》中的第七十二首。诗中以梦境为引,描述了一幅奇特而富有禅意的画面:梦中诗人仿佛乘着锡杖飞翔,降落在天台山,怀疑自己是否是从远方的佛寺而来。接着,他从石室中走出,周围弥漫着清冷的雾气,而此时的海山风月却映照在楼台之上,显得格外明亮。整个画面充满了神秘和空灵之感,体现了诗人对佛教世界的想象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禅境的融合体验。
西州彼此意何如,官职蹉跎岁欲除。
浮石潭边停五马,望涛楼上得双鱼。
万言旧手才难敌,五字新题思有馀。
贫薄诗家无好物,反投桃李报琼琚。
身名身事两蹉跎,试就先生问若何。
从此神仙学得否,白须虽有未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