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人被色香迷,击壤翁看蓓蕾知。
漏籍谱中无可恨,花开殿后未为迟。
踏青人被色香迷,击壤翁看蓓蕾知。
漏籍谱中无可恨,花开殿后未为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诸家牡丹已谢小圃忽开两朵皆大如斗戏题二绝(其二)》。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自然之美的赞美。
“踏青人被色香迷”,这里的“踏青”指的是踏在青草地上,而“被色香迷”则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浓郁的花香中仿佛迷失了方向,体现出花开时散发出的强烈吸引力。
“击壤翁看蓬蕾知”,“击壤翁”指的是耕田的人,而“看蓬蕾知”则表明这些劳作之人通过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能够预知未来的收成,这里传达了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漏籍谱中无可恨”,“漏籍”可能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而“谱中无可恨”则表明诗人对于时间带走了花开的美景并无遗憾,接受了生命中的变化与消逝。
“花开殿后未为迟”,这里的“花开殿后”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场景:花朵在宏伟建筑之后突然开放,而“未为迟”则表达了诗人认为这种自然现象并非姗姗来迟,反而是恰到好处的美丽瞬间。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之美的描绘,以及对生命力和自然规律的赞美,展现了刘克庄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元英去世二百年,其迹虽久骚雅传。
田庐不废子孙贤,庆门簪组方蝉联。
我来源中访高隐,□人邀客云山前。
朱门绿阁照溪水,长松茂竹□寒烟。
滩声萧萧到几席,魂清骨冷忘睡眠。
伊子出处不自判,尘缨俗网常萦缠。
儿孙渐多食□众,高翔远引嗟无缘。
他年家事苟有付,杖藜□此同悠然。
昴星下天扶汉德,长庚乃向开元谪。
光芒相照数百年,一尊不得闻风月。
何如今日出城闉,高堂共享无边春。
风流皆在烟霞表,不数当年荀与陈。
江湖我今方卷舌,君等上天环北极。
箕斗虚名不必多,要斥旄头作顽石。
切切寒虫常在耳,未识词源万斛水。
忽开玉轴见奇文,光怪摩空乱眸子。
太傅江左风流人,灵运在家元不嗔。
家世千年今复振,落笔飘飘语更真。
顿足忘言惊妙绝,欲续貂蝉恨才拙。
铅刀那敢望神剑,舒屈无方岂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