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常说岭头梅,往往春风自此来。
我到岭头都不见,空将春梦又空回。
诗人常说岭头梅,往往春风自此来。
我到岭头都不见,空将春梦又空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九成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美好事物的怀念和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岭头梅"本是一种诗歌中的意象,常被用来比喻春天的到来,但在这首诗中,诗人亲历其境却不见梅花,这使得春天的美好变成了空洞的梦想。
诗中的“往往春风自此来”一句,通过引用前人的诗意,表达了对岭头梅与春天到来的传统联想。而“空将春梦又空回”则表现了诗人个人的失望和无奈,以及面对现实时美好理想难以实现的苦涩。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独白和深沉的情怀。
风雪惊初霁,水乡增暮寒。
树杪堕飞羽,檐牙挂琅玕。
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销残。
渐看低竹翩翻。
清池涨微澜。
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欢。
梅花耐冷,亭亭来入冰盘。
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高处看。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
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
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
追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敧斜。
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
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
新篁爷翠葆,曲径通深窈。
夏果收新脆,金丸落,惊飞鸟。
浓霭迷岸草。
蛙声闹,骤雨鸣池沼。
水亭小,浮萍破处,檐花帘影颠倒。
纶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晓。
屏里吴山梦自到。
惊觉,依然身在江表!
迤逦春光无赖,翠藻翻池,黄蜂游阁。
朝来风暴,飞絮乱投帘幕。
生憎暮景,倚墙临岸,杏靥夭斜,榆钱轻薄。
昼永惟思傍枕,睡起无憀,残照犹在亭角。
况是别离气味,坐来但觉心绪恶。
痛引浇愁酒,奈愁浓如酒,无计消铄。
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
弄粉调朱柔素手,问何时重握。
此时此意,长怕人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