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罗宫烛颦妆瘦。钿蝉凄咽还依旧。屧响惯经行。
风廊误叶声。鸣琼空约步。临水鸾羞舞。
单枕绣檀温。梨花深掩门。
画罗宫烛颦妆瘦。钿蝉凄咽还依旧。屧响惯经行。
风廊误叶声。鸣琼空约步。临水鸾羞舞。
单枕绣檀温。梨花深掩门。
这首《菩萨蛮(其二)》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俞陛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宫中女子独处的凄美画面。
首句“画罗宫烛颦妆瘦”,以“画罗”点明女子所穿之衣料华美,而“宫烛”则暗示其身处皇宫之中。女子的面容因愁苦而显得消瘦,一个“颦”字生动地刻画出她眉头紧锁的神情,流露出内心的忧郁与寂寞。
“钿蝉凄咽还依旧”一句,以“钿蝉”这一装饰物象征女子的精致与哀愁。即使在这样的装饰下,她的声音也带着一丝凄凉,但仍旧保持着原有的哀婉情调。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无生命的钿蝉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屧响惯经行。风廊误叶声。”描述了女子在宫中行走时的声音,以及风吹过廊道时偶然传来的落叶声。这两句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仿佛让人能听到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寂静。
“鸣琼空约步。临水鸾羞舞。”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孤独与羞涩。她似乎在与自己的影子对话,试图在水中找到自己的倒影,却因羞涩而不敢真正起舞。这里的“鸣琼”可能是指女子轻盈的脚步声,与“鸾”(传说中的神鸟)形成对比,强化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单枕绣檀温。梨花深掩门。”最后两句将场景推向了更加私密的空间——女子独自一人,躺在绣着檀木图案的单枕上,周围是深掩的梨花门。这不仅表现了女子的孤独,也暗示了她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宫中女子在特定环境下的复杂心理状态,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