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帘深,妆阁小。曲径明花草。
风声约雨,暝色啼鸦暮天杳。
染眉山对碧,匀脸霞相照。
渐更衣对客,微坐自轻笑。醉红明,金叶倒。
恣看还新好。莹汪粉泪,滴烁波光射庭沼。
犀心通密语,珠唱翻新调。佳期、定约秋了。
画帘深,妆阁小。曲径明花草。
风声约雨,暝色啼鸦暮天杳。
染眉山对碧,匀脸霞相照。
渐更衣对客,微坐自轻笑。醉红明,金叶倒。
恣看还新好。莹汪粉泪,滴烁波光射庭沼。
犀心通密语,珠唱翻新调。佳期、定约秋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庭院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早梅初放的美丽与女主人对佳期的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巧的语言,营造出一个既温馨又静谧的氛围。
"画帘深,妆阁小。曲径明花草。" 这几句描写的是庭院内幽深的环境,帘幕低垂,妆镜台小巧,蜿蜒的小路上花草明艳,既是景物的细腻描摹,也暗示了女主人对美好事物的精心打理。
"风声约雨,暝色啼鸦暮天杳。" 这里通过风声和即将来临的雨水,以及暮色中鸟儿的啼叫,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无忧虑的氛围,为下文的情感铺垫。
"染眉山对碧,匀脸霞相照。渐更衣对客,微坐自轻笑。" 这几句则是女主人在庭院中精心装扮,面对着碧绿的山色,她的眉目与天边的霞光相互辉映。在这种美好的氛围中,她更换了衣裳,对着来客微微坐下,自有一种不经意间露出的浅笑。
"醉红明,金叶倒。恣看还新好。莹汪粉泪,滴烁波光射庭沼。" 这里的“醉红明”可能是指春日的阳光或是花朵的颜色,而“金叶倒”则是对花瓣轻轻摇落的描写。在这样的景象中,女主人沉浸于这份美好之中,不禁泪水盈眶,庭院中的池沼也反射着波光。
"犀心通密语,珠唱翻新调。佳期、定约秋了。" 这最后几句,通过“犀心”和“珠唱”的精致描写,再次强调了女主人对美好的珍视与享受。而“佳期、定约秋了”则是对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光的期待与承诺。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春景的细腻刻画,表现了女主人对生活之美的感悟和对未来之美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