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旧来山郡,穿寒拜梵王。
客装兼杖笠,禅院耐荒凉。
荷担棕留雪,投斋鸟上堂。
雨天钟鼓重,人语湿空廊。
访旧来山郡,穿寒拜梵王。
客装兼杖笠,禅院耐荒凉。
荷担棕留雪,投斋鸟上堂。
雨天钟鼓重,人语湿空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旧友至偏远山郡的情景,展现了深冬时节的山中寺院景象。首句“访旧来山郡”点明了行程的目的地,即拜访老友所在的山间城镇。接着“穿寒拜梵王”一句,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寒冷,也暗示了对佛教圣地的敬仰之情。
“客装兼杖笠”描述了行人的装扮,穿着适合长途跋涉的衣物,并携带了登山杖和斗笠以应对可能的风雨天气,体现了旅行者的准备充分与适应环境的能力。“禅院耐荒凉”则表达了对寺庙在荒凉环境中依然屹立不倒的赞叹,突出了寺庙的庄严与坚韧。
“荷担棕留雪”描绘了担着棕榈叶的行人在雪地上行走的画面,生动展现了冬季山间的自然景观。“投斋鸟上堂”则是对僧侣们用餐时,飞鸟前来觅食的场景的描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最后,“雨天钟鼓重,人语湿空廊”两句,通过雨天钟鼓声的回响和湿漉漉的空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寺庙生活的平静与深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