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汉高祖·其二》
《咏汉高祖·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一代真汤武,功高古圣王。

大风开日月,长剑破鸿荒。

赤帝天宗子,黄龙汉故乡。

千秋谁得似,烈烈我高皇。

(0)
鉴赏

此诗赞颂了汉高祖刘邦的丰功伟绩,将其比作古代的明君商汤与周武王,称其功勋卓著,堪比圣王。诗中以“一代真汤武”开篇,直接将汉高祖与历史上著名的贤明君主并列,凸显其非凡地位。接着,“功高古圣王”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汉高祖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大风开日月,长剑破鸿荒”两句,运用夸张和象征的手法,描绘出汉高祖如同能开天辟地的大英雄,他的英名与事迹如同日月般照耀千古,又如长剑一般斩断混沌,开辟新天地。这里不仅赞美了汉高祖的军事才能,更寓意着他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与繁荣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赤帝天宗子,黄龙汉故乡”则通过神话色彩的描述,将汉高祖与天命相联,暗示他是上天选定的帝王,具有神圣的血统。同时,也点明了汉朝的发源地,强化了汉朝正统的地位。

最后,“千秋谁得似,烈烈我高皇”表达了对汉高祖无与伦比的敬仰之情,认为在千秋万代之中,再无人能与他相媲美,突显了汉高祖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和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汉高祖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历史功绩,还蕴含了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汉朝盛世的向往与怀念。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黄子久溪山雨意

溪山未雨雨意来,苍茫含润无点埃。

惊禽觅叶枝头急,渔父披蓑谷口回。

(0)

题寒泉精舍赠罗希周并柬其弟希阳君

精庐巧搆事全幽,最是才人解息游。

满室吐芸千卷积,当阶鸣玉一泉浮。

含毫每玩霏霏洒,行乐常通㶁㶁流。

更向池塘滋细草,春来佳句梦中求。

(0)

庐山

衣袂翩翩接鸟翰,营回磴道出千盘。

峰峦拔地纷殊态,楼阁中天起壮观。

斜日色开三楚秀,微云阴散九江寒。

将同名岳期终老,且向匆匆客里看。

(0)

送裴质斋掌教

东风吹春满南国,陌头杨柳黄金色。

祗言佳气正娱人,何意离尊当送客。

鄙夫谈道泉山阴,广文来讲裴与林。

林友昨去滩江侧,君今往适潭水浔。

不因缱绻难分手,自惜向谁开此口。

欲别逡巡杯水间,送君转使忆林友。

(0)

声声慢.陈桐生丈由浙江来,欢留旬日,共诉离悰。岂意秋水一帆,又将之楚,因赋此阕以记萍踪

青衫酒渍,乌帽尘横,蓬门喜解轻装。

人老芙蓉,销凝十度清霜。

悄然故园回首,黯西风、潮熟钱塘。

欣握手,话年时梦影,似忆还忘。

犹记珠江分袂,寄相思、都在断柳斜阳。

浪迹才园,别恨又逐沅湘。

湖山再逢甚处,怕秋声、容易寒江。

增怅望,况清娱、犹在异乡。

(0)

忆秦娥

春光倦。残红窗冷风如剪。风如剪。

剪愁不去,剪花如霰。湘屏曲处斜阳暖。

江南残梦情难遣。情难遣。绿杨帘幕,碧桃庭院。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