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觉焦原苦,何当沛泽流。
夕风微报响,古木暗藏秋。
未事冥难测,閒心远作愁。
乱山高下碧,烟霭澹浮浮。
但觉焦原苦,何当沛泽流。
夕风微报响,古木暗藏秋。
未事冥难测,閒心远作愁。
乱山高下碧,烟霭澹浮浮。
这首元代诗人何中的《立秋夕作》描绘了秋季到来时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但觉焦原苦”表达了诗人对干旱环境的感知,焦原象征着土地的贫瘠和生活的艰难。接着,“何当沛泽流”表达了对雨水充沛的期盼,希望自然能带来滋润。
“夕风微报响,古木暗藏秋”通过晚风的轻响和古木透露出秋意,暗示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未事冥难测"进一步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冥"可能指命运或未知的困难。
最后两句“乱山高下碧,烟霭澹浮浮”描绘了一幅山峦叠翠、烟雾缭绕的画面,虽有生机,但也带有一丝迷茫和淡淡的哀愁。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是日出河口,超然益耳目。
久不见东流,寒光夺晨旭。
其声烂不收,澒洞若犄角。
我心际无外,幻想九丁凿。
自天而下之,中凡几万曲。
一气所簸扬,何须辨清浊。
古来大圣人,疏排绝梱束。
孔德斯为容,控搏乃相触。
海上有神仙,周天无可欲。
无欲斯无为,无为化自足。
百花各有时,迟早不相贸。
代谢鳞次之,适性随所受。
胡不并敷荣,一侈富媪富。
大化本无心,在物理则囿。
眷兹弱植蔓,月月一披秀。
初生益部中,谓无霜雪茂。
移根植他方,开花宛如旧。
乃知小草心,能与四时副。
才全古所难,撚花无言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