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凉夜,新月疏桐。一年前事尚濛濛。
记曾避暑,梁孝园中。野塘水碧,古寺墙红。
溪友词客,雨笛霜篷。弄人衫子钓丝风。
别来一载,憔悴江东。南湖鱼鸟,定也怜侬。
好风凉夜,新月疏桐。一年前事尚濛濛。
记曾避暑,梁孝园中。野塘水碧,古寺墙红。
溪友词客,雨笛霜篷。弄人衫子钓丝风。
别来一载,憔悴江东。南湖鱼鸟,定也怜侬。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避暑、湖畔谈宴的雅致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活动的和谐交融。首句“好风凉夜,新月疏桐”便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仿佛读者已置身于微风轻拂、明月高悬、梧桐稀疏的夜晚之中。接下来,“一年前事尚濛濛”,虽是回忆,却并不显得过于模糊,反而勾起了读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联想。
“记曾避暑,梁孝园中”一句,点明了地点——梁孝园,一个避暑胜地,暗示了此处环境之宜人。随后,“野塘水碧,古寺墙红”进一步描绘了园中的景色,碧绿的野塘与红墙古寺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色彩感。而“溪友词客,雨笛霜篷”则将人物引入画面,词客们在雨中吹笛、霜中乘船,这样的场景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生活气息。
最后,“弄人衫子钓丝风”一句,将注意力聚焦于人物的动作上,通过“衫子”和“钓丝”这两个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词客们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整首诗以时间为线索,从夏日避暑到别后一年,情感由欢愉转为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相聚时光的深深眷恋。
“南湖鱼鸟,定也怜侬”结尾一句,以南湖的鱼鸟自比,表达了诗人希望被理解、被怀念的心愿。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也传达了深厚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