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梦笔。麝墨纵横新玉册。名士才华。
百幅琳琅写韵纱。西泠感旧。第一魂销桥畔柳。
谱入乌丝。春水当年绝妙词。
花生梦笔。麝墨纵横新玉册。名士才华。
百幅琳琅写韵纱。西泠感旧。第一魂销桥畔柳。
谱入乌丝。春水当年绝妙词。
此诗以细腻之笔描绘了文人雅士的才情与风华。首句“花生梦笔”,以花生喻文人之才思如花生般丰富,梦笔则暗示着文人的创作如同梦境般奇妙。接下来,“麝墨纵横新玉册”一句,通过麝墨的珍贵与玉册的精美,展现了文人作品的高雅与价值。
“名士才华,百幅琳琅写韵纱”两句,进一步赞美了文人的才华横溢,百幅作品如同琳琅满目的珍宝,每一幅都充满了韵律之美。这种对文人作品的赞誉,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在于质量上,每一篇都堪称佳作。
“西泠感旧,第一魂销桥畔柳”则将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西泠桥畔的柳树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这里的“魂销”二字,生动地描绘出诗人情感的强烈波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感染力。
最后,“谱入乌丝,春水当年绝妙词”将情感推向高潮。乌丝指的是书写时使用的细线,这里用来形容文字的精致与优雅。春水当年的绝妙词,则是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在和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人创作、自然景观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末文人对于艺术与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情追忆。
夜听墙下鸡,晓扫墙上霜。
鸡啼霜正白,繁星粲成章。
维兹古郓城,废塔河冰傍。
亦复有民社,鸡犬声相望。
我舟泊已久,徒旅行未遑。
回瞻百里间,形势转仓皇。
闷来走平陆,临眺齐鲁疆。
汶济日夜去,青徐互低昂。
泰山岳所尊,凫绎圣之邦。
归田事则远,怀古心孔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