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书堂》
《读书堂》全文
清 / 毛德琦   形式: 古风

才高诚与命相妨,泥饮方知醉是乡。

率土尽传供奉曲,匡山尚有读书堂。

松元犹染宫袍湿,岩壑常沾翰墨香。

回忆少陵头白句,蜀笺曾寄到浔阳。

宛然群揖出风烟,五老相期太古前。

岂易巢松留此地,何难吏隐卜他年。

招来采石江头月,照彻匡庐山外天。

更拟筑台祠大雅,黄金先铸李青莲。

(0)
鉴赏

这首清代毛德琦的《读书堂》诗,以读书堂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学问与命运关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读书生活的向往和对先贤的敬仰。首联“才高诚与命相妨”暗示了才情出众者常遭命运坎坷,而“泥饮方知醉是乡”则借酒表达对知识和精神世界的深深依恋,视读书为心灵归宿。

颔联“率土尽传供奉曲,匡山尚有读书堂”描绘了读书堂在各地受到尊崇,而匡山更是诗人精神寄托之地,读书堂里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松元犹染宫袍湿,岩壑常沾翰墨香”进一步渲染了读书堂的书香氛围,仿佛连松树和山岩都浸润着墨香。

颈联“回忆少陵头白句,蜀笺曾寄到浔阳”提及杜甫,表达了诗人对唐代大诗人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文学追求。“宛然群揖出风烟,五老相期太古前”形象地写出读书堂仿佛聚集了历代文人,期待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尾联“招来采石江头月,照彻匡庐山外天”描绘了读书堂夜晚的宁静与壮丽景色,诗人希望在此建台祭祀大雅之士,特别推崇李白,表达了对李白的敬仰和对高尚文风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既展现了读书人对知识的热爱,又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毛德琦作为清代文人的独特情怀。

作者介绍

毛德琦
朝代:清   号:心斋   籍贯:清代浙江鄞县

生卒年月不详,康熙五十三年任星子知县。康熙认为星子是朱子讲学之地,非能人不可为此处县令。受职前康熙接见,见后认定“此人去得。”毛来星子后,“廉明有惠政,以兴废举坠自任”,修府学、县学,修书院,重修樵楼,治理蓼花池,修篡《庐山志》、《白鹿洞书院志》(书院志首入《四库全书》),政声大著,后升遵化知州
猜你喜欢

送万中丞士鸣二首·其二

解却台中绶,何惭世上雄。

人皆怜跃马,君巳附冥鸿。

星斗终朝北,江河日向东。

岂无清夜梦,还与紫霄通。

(0)

赠别王司马先生

海山先生达者流,谢却尚书百不忧。

都人争惜大司马,先生喜得逍遥游。

君不见汉家贵盛称杨氏,四业五公照青史。

未央出入剑履尊,一语回天山可徙。

当时气焰何矫矫,如今寂寞安足道。

华阴山下司徒坟,石马荒凉满秋草。

海翁海翁从古然,四时之序恒推迁。

未老身閒此真乐,急流勇退称高贤。

穷亦不足悲,达亦不足喜。

白日入地还上天,蛟龙能潜复能起。

挥手浮云且归去,莫向人间问前路。

屐齿高跻岱岳峰,钓竿閒挂扶桑树。

扶桑海岸是君家,仙人常驻五云车。

为予寄讯洪厓子,早晚相期凌紫霞。

(0)

题宋徽宗杏花锦鸡图

北风十月登华堂,堂上春光照花树。

雪壁荧荧绚绮霞,晴烟拂拂流香雾。

彩笔谁将夺化工,珍禽艳萼披霜素。

洛阳殿前仙杏开,锦鸡石上矜毛羽。

出群画手近代无,赵宋徽宗为此图。

规规模写不足数,生意真与乾坤符。

烟枝露蕊宛堪折,戢翼回头如有呼。

上林韶华竟何似,满堂醉眼俱模糊。

国朝画者称林良,古松苍鹰乃所长。

后有吕纪善画鸟,形象虽工神色少。

帝王妙思非等闲,意态不在丹青间。

定知万里胡沙外,貌得关河北雁还。

(0)

夜泊石头口

初月照江清,愁人见月那为情。

寂寂空江徒极目,扁舟独伴鱼翁宿。

舟人尽睡不知醒,防夜知更唤僮仆。

然灯起坐心胆摧,况乃隔岸闻猿啼。

秋潭无云渚花落,寒波欲动风凄凄。

中流贾,尔何苦。

犹唱棹歌夜摇橹,北客闻之泪如雨。

(0)

送王子衡巡按陜西得倚字

孤鸿游八极,日暮宿江沚。

纷纷四海士,缅怀念君子。

逍遥幽涧滨,采摘多芳芷。

嘉晤苦岁迟,乖别遽千里。

商飙肃秋林,祖席临寒涘。

谅子平生亲,赠言岂在累。

初冬出函谷,饮马黄河水。

巉崖走虎兕,夹道生荆杞。

莫邪鸣鞘中,一日再三视。

试以宽髀宜,众理良独耻。

仰瞻太华巅,霜峰碧空倚。

丈夫处两间,气槩谅可拟。

三边堠火连,汉南寇蜂起。

折冲贵笑谈,何必任锋矢。

愿言树名勋,慰我贻尺鲤。

(0)

洛原为白子赋

仙楫已浮南渡水,故家犹问北邙山。

迢迢岁月迁移后,隐隐乡闾梦寐间。

风气不随金谷散,云仍今见玉麟还。

芳邻近接程门迥,数仞宫墙尚可攀。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