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马伯超黎君献彭伯时访罗集虚溪上分得七阳韵》
《同马伯超黎君献彭伯时访罗集虚溪上分得七阳韵》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相思水一方,长忆共飞觞。

及此梅花发,登君白玉堂。

云林一倍胜,溪月两重光。

别有兰舟系,方待泛回塘。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以及别后的思念之情。首句“相思水一方”便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将读者带入一种深深的思念之中。接着,“长忆共飞觞”一句,通过回忆与友人的欢聚时光,展现了友情的美好与珍贵。

“及此梅花发,登君白玉堂”,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梅花盛开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地位的提升,诗人对友人成就的喜悦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而“云林一倍胜,溪月两重光”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

最后,“别有兰舟系,方待泛回塘”两句,通过想象中再次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友情、自然美景以及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先帝登遐圣君嗣位追惟恩顾涕泣成章

鼎湖髯断去难攀,九五飞龙已御乾。

两制旧臣生白发,一番新贵上青天。

老为郎吏承缞绖,假作诸侯哭几筵。

疏贱无由撰哀册,梦中空负笔如椽。

(0)

空明洞

瑶草琪花半已空,洞门寂寂自春风。

千秋只鹤无时返,安得蓬莱有路通。

(0)

和监丞去岁赋岩桂

南方火老不告疲,秋物过半新凉时。

姮娥剪花趁时节,新月借色天风吹。

平生仰望婆娑影,一日坐对连蜷枝。

异时寒梅忆老伴,过眼春物真群儿。

人间著名终自疑,但取质干称文犀。

天清夜寂两相对,万里不寄长相思。

(0)

饮叶氏园亭不觉大醉攲侧诗呈德茂仰之并简二何

步入青冥路渺赊,岚光四面照流霞。

相公未许归旄节,旅客还来看物华。

不独衰肠难胜酒,自缘饥眼乍看花。

醒来知免污茵席,端为勤劳不驾车。

(0)

还自伊山过金城宿觉慧寺赠始宁禅师

家山三百里,处处逐流水。

舟行鉴影中,尘埃不须洗。

人言田间苦,我言田舍好。

浊醪三两杯,沈忧积如扫。

昨与田父言,别白皆有證。

丈夫幸听之,物物保性命。

归来过山僧,僧始见客喜。

试与语艰难,不贪亦不止。

我徐觉言烦,乃静观厥理。

僧言祸与福,皆其自取尔。

吾师有明言,报应有彼是。

所作既不同,所遭亦如此。

君言君自忆,我初不到耳。

及君受报时,何用乏吾事。

去年梁宋灾,载尸满城市。

今年江淮南,囷窌有馀米。

善恶无两岐,末流见殊致。

君后起念时,觉此而已矣。

再拜谢高僧,师言诚有味。

解榻借僧裯,不觉已鼾鼻。

展转未厌眠,鸡鸣唤客起。

(0)

哭沈行彦宫教

气迥神清形骨立,蓝绶纡腰垂四十。

年侵运栉发蒙丝,日晚煮黎羹不粒。

教司胄子禄方来,日薄西山风已急。

平生失意固多端,忽向幽泉犹饮泣。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陆游 屈大均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