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长随永漏,吟苦杂疏钟。
动盖荷风劲,沾裳菊露浓。
梦长随永漏,吟苦杂疏钟。
动盖荷风劲,沾裳菊露浓。
此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出一个静谧而深远的夜晚景象。首句“梦长随永漏”,以梦境的延续比喻时间的流逝,借用古代计时器中水滴的节奏来形容时间的缓慢与悠长,读者不难感受到诗人对时间之旅的深刻体验。
接着“吟苦杂疏钟”一句,则是通过夜晚的钟声来烘托出一种沉思和寂寞的情绪。这里的钟声不是单纯的打破夜静,而是在讲述诗人内心世界中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思考。
第三句“动盖荷风劲”,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观察与感受。这里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曳,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最后一句“沾裳菊露浓”,则是将诗人的衣襟沾湿于清晨的露水,通过这种细腻的情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心感受。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整体来看,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意象和情怀,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夜晚景物的精致描绘,勾勒出一个既有深邃哲思,又充满生机与美感的艺术世界。
昔游江户三十馀,芝荃二公深器余。
甲午一战曲在我,捲旗跋浪归舟俱。
年将七十忽重至,堂堂九原不可呼。
郎君持节正壮岁,重我视昔情尤殊。
翠松红叶照白发,残年残世同欷歔。
斗枢霞意语何巧,文采焜耀惊东隅。
高才名门贵风节,以义相厉吾岂诬。
韬庵被徵晚入朝,海内相贺仰名德。
日下特开礼学馆,大事相援天下溺。
中古以降家天下,三纲五常有误释。
纷纷聚讼见己小,去圣万里犹面壁。
叔孙自谓知世变,两生抱古吾益惑。
周监二代尚博采,墨守一孔岂为得?
诸儒读书亦云广,所患淑世乏高识。
夷之墨者欲见孟,道有不同孰能直?
先生用意酌宇宙,软语当使众喙息。
却怜结习终未除,长避路尘亲水石。
西涯一角真冷地,泽畔行吟暂閒适。
与游不必尽朝士,眷眷遂至夕阳匿。
袁丝籍福今俱老,安能随俗矜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