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如绣柳如织,浣纱渡头日将匿。
高髻双珠玳瑁簪,采莲一曲倾江南。
芙蓉如绣柳如织,浣纱渡头日将匿。
高髻双珠玳瑁簪,采莲一曲倾江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芙蓉如绣柳如织”,以“芙蓉”和“柳”为意象,分别比喻女子的面容和岸边的柳树,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娇美与环境的清丽。接着,“浣纱渡头日将匿”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活动的场景巧妙结合,日落时分,女子在渡口浣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高髻双珠玳瑁簪”描绘了女子的装扮,高高的发髻上点缀着珍珠和玳瑁制成的簪子,既体现了女子的精致与高雅,也暗示了她身份的不凡。最后一句“采莲一曲倾江南”,通过“采莲”这一江南特有的活动,展现了女子的活泼与灵动,同时“倾江南”三字,不仅强调了歌声的美妙,也表达了江南地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外在美的描绘,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盍簪几辈喜相随,椒酒春开酌玉卮。
交淡祇应来旧雨,官闲不禁赋新诗。
东坡合共神仙望,南阁咸深景仰思。
除却二三同志外,草堂韵事有谁知。
雨止石渐乾,木落野愈旷。
长风驱云归,半天卷屏幛。
一径忽细纡,步窘骤难放。
行行登高原,了了见古圹。
断碑无岁年,何时此卜葬。
惯听樵斧声,久绝麦饭饷。
呼起冥漠君,告尔勿凄怆。
方今楚氛恶,驱人入烟瘴。
骸骨万里抛,妻子终岁望。
尔生当盛平,不见乱离状。
死获黄土埋,长眠幸无恙。
巍巍南面王,此乐亦不让。
我诗非谀墓,聊代鲍家唱。
归途闻怪啼,一鸮立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