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斋避客处,解榻迟君时。
稍觉形容改,将无梦寐疑。
酬心谁把剑,揽涕独题碑。
辞乏中郎妙,空惭有道知。
萧斋避客处,解榻迟君时。
稍觉形容改,将无梦寐疑。
酬心谁把剑,揽涕独题碑。
辞乏中郎妙,空惭有道知。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感慨。诗人身处萧斋,避开纷扰,静候友人的到来,却因离别在即而内心波澜起伏。诗中的“稍觉形容改”和“将无梦寐疑”,细腻地刻画了分别前的微妙心理变化,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酬心谁把剑”一句,以剑喻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似乎在说,谁能理解这深沉的情感,谁能为这份情感披荆斩棘?“揽涕独题碑”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独自垂泪,以碑铭记,寄托着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辞乏中郎妙,空惭有道知”则是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与自谦,表示自己难以用言语表达出友人的卓越之处,只能空怀敬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