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前二日同瑞虞天培有开诸子宿龙友凉木荫分韵席上赋四首选一》
《秋前二日同瑞虞天培有开诸子宿龙友凉木荫分韵席上赋四首选一》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石榻风清晓露迟,朝来乘兴又东篱。

卢仝已拚书千卷,张翰何如酒一卮。

疏雨屡移林下席,秋风欲上槛前枝。

相逢莫漫倾尊起,一到红尘未可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前二日相聚于龙友凉木荫下的雅集情景。首句“石榻风清晓露迟”,以清风拂过石榻,晨露迟迟未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朝来乘兴又东篱”一句,点明了诗人的兴致勃勃,清晨便前往东篱,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或是期待着某种美好。

“卢仝已拚书千卷,张翰何如酒一卮”两句,运用了典故,卢仝是唐代诗人,以好饮著称;张翰则是晋代名士,因秋风起而思故乡,遂辞官归隐。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卢仝,表达了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借张翰的典故,表达了对饮酒乐趣的欣赏,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疏雨屡移林下席,秋风欲上槛前枝”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疏落的雨滴在林间轻轻移动,秋风似乎要爬上栏杆前的树枝,营造了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秋日景象。这种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呼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最后,“相逢莫漫倾尊起,一到红尘未可期”表达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对远离尘嚣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深邃的思想,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章江

旌旗密处见高幡,赢得归山水石繁。

龙象气高红日泠,冰霜道在紫云屯。

全无机事谋耕凿,剩有微言讲寂喧。

客里又当明月际,思量一夜未曾完。

(0)

咏镜中灯·其二

妆台匣浅夜光微,井底胭脂入眼飞。

栖凤独衔曦影宿,垂虹新向月明归。

经天铜柱高能艳,蘸水芙蓉冷自依。

舞罢丽人轻一照,桃花还更着馀辉。

(0)

喜梦也学士与赵铁源典闱见过

沧海骊珠已尽收,华轩喜得接风流。

高怀愈觉文光远,标致空宜岭月秋。

酒入花田潮正满,迹当奇甸赋能酬。

联舫况有词林客,三笑山门话未休。

(0)

摇心夺目瑞光浓,旅梦初回午夜中。

共有情怀悲故国,忽无天地独凌风。

鸿鸣大泽惭霜羽,树尽琼枝比月宫。

谁识此中真富贵,锦堂春色未曾工。

(0)

癸丑秋八月喜文斗金吾从汉阳来相见偕李潜石秀才分赋

粤云楚月两无穷,八载忻看此际同。

天上门开三谒帝,海边僧老一林风。

当秋未许惊牢落,奋翅还须插远空。

试问青莲雄健意,才华千古吐长虹。

(0)

寿寓诸

死生雁迹共相依,南北烟霜愿不违。

幸有青山分浪迹,更无红日照征衣。

投林倦鸟声偏好,入袋猢狲体渐肥。

一念坐圆千劫月,老人峰下倚柴扉。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