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作事例迂疏,才见佳山拟卜居。
湖海归来馀一锸,买山生计竟何如。
诗人作事例迂疏,才见佳山拟卜居。
湖海归来馀一锸,买山生计竟何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选择居住地时的迟疑和探索过程。"作事例迂疏"表明诗人的决策并不果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见佳山拟卜居"则显示出诗人对理想居所的向往,"卜"字暗示了一种古代占卜、预测吉凶的行为,这里用来象征诗人在选择中寻求一种天意的指引。
湖海归来馀一锸,是说诗人从外出返回,用“馀”字形容带回来的财物不多,可能是指精神上的丰厚或心灵的满足,而非物质上的富有。"买山生计竟何如"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期待,通过购买山林来确立自己的生计,这里的“何如”表现出一种自问,反映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规划既有信心也有所犹豫。
整首诗流露出一股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心境,同时也透露着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理想追求。
野人强冠襟,任事多脱略。
官府逃喧卑,僧窗憩寂寞。
高情渺层云,逸兴发幽壑。
山色为谁来,秋光无处著。
颓红挂浮图,涨碧分略彴。
天共水相合,风催雨欲作。
渔歌散汀洲,春相隔篱落。
属玉破微茫,斜书洒寥廓。
幽欢殊未阑,归兴辄作恶。
后会定何时,期以辛丁约。
佛国沧桑,仙根陵谷,太息树犹如此。
摊书客去,题障诗传,都付洛阳残记。
龙蜕何年复生,溜雨皴痕,拿云腾势。
纵苍髯非古,也曾亲见,贞元朝士。
凭吊劫火迷茫,梵香零落,栖鹤仅留孤翠。
空王殿宇,故国风烟,谁省眄柯深意。
门外垂杨送春,分到新阴,炊羹堂里。
任行吟、庭静清涛,凄影夕阳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