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
《十月》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尘凝四壁漠然空,十月江南见朔风。

细雨挟寒催木叶,弱云将暝暗房栊。

壮心迂拙怀时事,病骨萧条感岁功。

忍死不妨留笔砚,尽堪相慰寂寥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江南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尘凝四壁漠然空,十月江南见朔风”以“漠然空”和“朔风”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点明了时间是深秋十月,地点在江南,暗示了环境的萧瑟与季节的变换。

颔联“细雨挟寒催木叶,弱云将暝暗房栊”进一步描绘了深秋的自然景观。细雨夹带着寒冷,催促着树叶凋零;昏暗的云彩笼罩,使得房间显得更加幽暗。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深秋的凄凉与静谧。

颈联“壮心迂拙怀时事,病骨萧条感岁功”转入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诗人虽有壮志,却因迂腐而难以实现,心中怀揣着对时事的忧虑。同时,他因疾病缠身,身体虚弱,感叹岁月流逝带来的沧桑变化。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尾联“忍死不妨留笔砚,尽堪相慰寂寥中”则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与乐观。即使生命垂危,也不妨碍他继续创作,用笔墨来慰藉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秋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文徵明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赠两山张宪副还浙省

入觐才看又别筵,问程仍上浙江船。

遥持宪节含新雨,饫听阳春侈旧编。

南国莺花思窈窕,九衢烟月对婵娟。

何时细酌冲襟破,散吏床头有俸钱。

(0)

梧州幕府偶题二律·其二

瀚海铜标第一关,天开雄镇控诸蛮。

皇威南暨朱离格,粤壤风清虎帐闲。

钲鼓正高新府第,金汤不改汉河山。

苍梧漫作妨秋计,东郡乡兵业巳还。

(0)

罗太守石斋先生九十寿

石翁不爱二千石,乞身眷荷频增秩。

九十称觞千岁同,奕奕黄花照秋日。

蟠桃晓荐雕盘殷,东方适从东海还。

十屋置筹筹几许,翁筹高只并庐山。

(0)

赠僧参方一绝

落迦南浸胜蓬莱,西有峨眉北五台。

寄语圆通三大士,可能端为一僧来。

(0)

寄屠长卿·其一

神虎门头一挂冠,镜湖东去海天宽。

人间有客都无耳,自是相如胜井丹。

(0)

赠黄鹄·其二

誓墓归来老病身,无心去逐世间尘。

与君轰饮君犹恨,不写人间第一人。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