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比登仙,金膏换凡骨。
- 鉴赏
此句“学诗比登仙,金膏换凡骨。”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艺术之美。它将学习诗歌的追求比喻为攀登仙境,象征着通过文学艺术的修养,能够超越平凡,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其中,“金膏”一词,既指珍贵的药物,也暗喻着知识与智慧的精华,通过“换凡骨”,意味着通过学习诗歌,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精神状态,提升自我,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崇高敬仰,也表达了通过文学教育实现个人精神成长和超越的深刻愿望。在宋代文人中,这种将文学视为修身养性、提升人格的重要途径的观点颇为普遍,体现了那个时代士大夫阶层对于文化修养的高度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元山蔡行可对青亭
终日在山中,不见山可爱。
欲识爱山趣,须在山之外。
南山不古今,悠然与意会。
西山无朝暮,佳致固长在。
蔡君金玉人,结亭避阛阓。
面面苍璧屏,坐卧与青对。
晚曦射紫翠,宿雨濯蓝黛。
能消几两屐,不赏此奇槩。
芙蓉为君裳,兰茝为君佩。
今非避世时,乃学陶谢辈。
诸公富唱酬,拔戟各成队。
我出一转语,功成身始退。
君为端明胄,忠孝后必大。
山灵纵有盟,一出合破戒。
苍生正有求,富贵不渠贷。
山债会一偿,相期在晚岁。
皇太子生辰诗三首·其二
苍龙见天东,房驷拱辰北。
煌煌心星前,炳炳天王侧。
休符协乾文,正阳毓紫极。
铜楼蔼祥光,玉卮奉愉色。
叹声沸笙鸾,寿龄指箕翼。
何以祝元良,勉哉崇明德。
学问日就将,福禄时万亿。
永侍帝宸尊,重晖照四国。
